沙迦小说网给您更好的帝国的惆怅阅读体验
沙迦小说网
沙迦小说网 架空小说 官场小说 推理小说 短篇文学 科幻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重生小说 同人小说 总裁小说 都市小说 综合其它
小说排行榜 历史小说 穿越小说 武侠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竞技小说 灵异小说 网游小说 经典名著 仙侠小说
好看的小说 帝王时代 覆雨翻云 天龙神雕 风玥大陆 纵横曰本 华佗宝典 艳绝乡村 窥狌成瘾 红楼真梦 女神攻略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沙迦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帝国的惆怅  作者:易中天 书号:44783  时间:2017/12/12  字数:2969 
上一章   ‮人其错晁、四‬    下一章 ( → )
  晁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说,晁错是颍川(在今河南省境內)人,早年追随轵县人张恢学习申不害、商鞅的“刑名之学”搁在现在,就是政法学院或政法专业毕业的。学成之后,参加太常寺的博士‮试考‬,因为文字功夫好而当上了太常掌故(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太常掌故是太常寺里的一个小吏。太常也叫奉常,寺就是部。汉代的太常寺相当于隋唐以后的礼部,掌管宗庙祭祀和礼仪,也管教育,负责选试博士。那时的“博士”不是学位,是官职,战国时期就有,秦汉因之,职责是“掌通古今”也就是掌握古往今来的历史知识,以备皇帝顾问和咨询。太常寺博士‮试考‬的结果分为两等,一等的叫甲科,二等的叫乙科。甲科出⾝的补郞,乙科出⾝的补吏。郞,就是宮廷侍卫官;吏,就是‮府政‬办事员。一个年轻人,在皇帝⾝边做几年“郞”便很容易升上去,吏要升官就难一些。所以郞的出⾝和出路都比吏好。太常掌故就是乙科出⾝的小吏,级别百石。汉制,副县级的吏员秩四百石至二百石,叫长吏(长字读上声);百石以下的,叫少吏(少字读去声)。太常掌故就是这样一个相当于主任科员(科级⼲部)的“少吏”

  这位正科级的少吏时来运转,是因为被朝廷选‮出派‬去学《尚书》。我们知道,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许多学问几乎失传,以至于“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精通《尚书》的只剩下一个“济南伏生”可是当朝廷发现他时,这位“故秦博士”已经九十多岁了“老不可征”只好诏令太常寺选派可造之材到老先生家里去学。苍天有眼,太常寺选中的年轻人就是晁错。这下子晁错的学问大长,名声也大振,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文帝发现了这个人才,便任命他做太子府的‮员官‬。先是做太子舍人,以后做门大夫,最后做到太子家令。太子家令的级别是秩八百石,可以算是“中层⼲部”了。

  家令虽然比不上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或太子太保,晁错对后来的景帝影响却很大。此公“学贯儒法”口才又好,经常在太子面前“指点江山,扬文字”太子便对他“有点崇拜”(以其善辩得幸太子),太子的家人也都称他为“智囊”“智囊”这个词,最早是用在秦惠王的弟弟樗里子的⾝上(樗音初)。樗里子这个人,大约是⾜智多谋的,故“秦人号曰智囊”并有“力则任鄙,智则樗里”的谚语。可见“智囊”是一个很⾼的评价(颜师古的解释是“言其一⾝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也”)。显然,晁错也是个有才华的人。

  晁错还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和同时代的贾谊(二人均诞生于公元前200年),堪称西汉初年最有头脑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论守边疏》、《论贵粟疏》和贾谊的《治安策》、《过秦论》,也都被誉为“西汉鸿文”一个人有了思想,就总想表达出来。如果这思想是关乎政治的,则还会希望实行。所以,晁错在太子府的时候,便屡屡上书言事,对时政发表意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这篇疏文在收⼊《汉书》时,被分成两个部分。言“守边备塞”的那一部分(即《论守边疏》)收⼊《晁错传》,言“劝农力本”的那一部分(即《论贵粟疏》)收⼊《食货志》。我们现在读这些文章,仍然能感觉到晁错是很了不起的。

  就说“言守边备塞”所谓“守边”当时指防御匈奴。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一向是“‮国中‬”的大患。用晁错的话说,就是“汉兴以来,胡虏数⼊边地,小⼊则小利,大⼊则大利”这实在让人恼火。所以晁错也主张对匈奴用兵,还比较了匈奴与“‮国中‬”的长短优劣,得出“匈奴之长技三,‮国中‬之长技五”的结论。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当时所谓“‮国中‬”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国中‬”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当时的“‮国中‬”是“‮央中‬之国”的意思。古人认为,天下五方,东西南北中。‮央中‬居住华夏民族,四方居住其他民族。其中,住在东方的叫做“夷”住在南方的叫做“蛮”住在西方的叫做“戎”住在北方的叫做“狄”华夏民族既然住在‮央中‬,当然是“‮国中‬”“‮国中‬”之“长技”既然多于匈奴,当然可以战而胜之。因此,晁错主张,用“以一击十之术”“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

  对于这个“纸上谈兵”的建议,文帝表示嘉许,但并未当真采纳。于是晁错又提出新的建议,这就是《论守边疏》的內容。

  晁错认为,秦代的戍边失败,在于决策有误;匈奴的难以对付,在于流动不居。秦有什么错误呢?第一个错误,是动机不纯。秦始皇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卫边疆救助‮民人‬(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而是为了満⾜贪扩大地盘(贪戾而广大也),结果“功未立而天下”第二个错误,是方法不对。秦王朝的办法,是调遣內地军民轮流戍边。內地军民千里迢迢赶到边疆,既不悉情况,又不服⽔土,结果是作战则被人俘虏(战则为人擒),驻守则自取灭亡(屯则卒积死),到了边疆的死在边疆(戍者死于边),走在路上的倒在路上(输者偾于道),不过徒然地劳民伤财而已。第三个错误,是政策不好。晁错认为,但凡军民人等甘愿坚守战斗到死也不投降败退的(凡民守战至死而不降北者),都是有原因的(以计为之也):要么是因为“战胜守固”能获得封赏,要么是因为“攻城屠邑”能掠得财物,这才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可是,秦代的戍卒只有千难万险(有万死之害),没有半点好处(无铢两之报)。一个人战死之后,他的家人连减免一百二十钱赋税的待遇都享受不到(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复),谁还肯前赴后继?所以秦代的军民,无不视疆场如刑场,视戍边为送死(秦民见行,如往弃市),还没走到半路就准备叛变了,陈胜就是例子。这是秦的错误。

  匈奴的特点,则是流动強。他们就像野生动物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如飞鸟走兽于广野)。条件好就停下(美草甘⽔则止),条件不好就搬走(草尽⽔竭则移);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在那里(往来转徙);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时至时去)。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此胡人之生业),也是我们难以对付的原因。试想,匈奴人来了,朝廷派不派兵呢?不派“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派,派少了不管用,多派一点,则我们的‮队部‬还没到,匈奴人就跑得无影无踪。还有,派去的‮队部‬,是留下呢还是撤走呢?留下,朝廷耗资‮大巨‬;撤走,匈奴接踵而来。连年如此,‮国中‬就又穷又苦又不安宁了。

  因此,晁错主张改⾰边防军“一岁而更”(一年轮换一次)的制度,用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那些在內地生存有困难的人向边疆移民,安营扎寨,屯垦戍边。这些內地移民以他乡作故乡,视卫国为保家,必能“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因为‮家国‬利益和他们的个人利益已联为一体,而且也没有敌情不明、⽔土不服的问题。移民解决了生计,‮家国‬节约了军费,边防得到了巩固,‮民人‬得到了安宁,岂非两全其美?

  这是一个好主意,因此被采纳(上从其言,募民徙塞下)。言“劝农力本”的主张也被采纳,其他如“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等等则被拒绝(孝文不听)。不过文帝还是很欣赏他的才华(奇其材),调他做了中大夫。中大夫也是郞中令的属官,秩比八百石,和太子家令级别一样,但职责不同,是“掌论议”

  晁错终于如愿以偿,参与朝政了。这也正是他的宿命。他这个人,是不甘寂寞的;而历史选择他来唱削藩这场大戏的主角,也绝非偶然。

  可惜,历史选错了人。  wWw.iSjXS.CoM 
上一章   帝国的惆怅   下一章 ( → )
沙迦小说网提供了易中天创作的小说《帝国的惆怅》干净清爽无错字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沙迦小说网给您更好的帝国的惆怅阅读体验.尽力最快速更新帝国的惆怅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