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迦小说网给您更好的逆隋阅读体验 |
|
沙迦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逆隋 作者:老茅 | 书号:35446 时间:2017/7/23 字数:8410 |
上一章 晟孙长 下一章 ( → ) | |
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河南洛(今河南洛)人,隋朝著名军事将领。 长孙晟“通敏,略涉记书,善弹工,矫捷过人”(《隋书-长孙晟列传》)。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弟子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见,深赞其异才,携其手并对人说:“长孙郞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琊”(《隋书-长孙晟列传》)?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即摄图)求婚于北周,周宣帝以赵王宇文招之女许之。娉娶时,北周与沙钵略可汗各自炫耀本土能事,并精选骁勇之士充为使者。因此长孙晟被派遣为使者,做汝南公宇文神庆的副手,送千金公主至沙钵略可汗处。北周曾先后派数十名倒使者前往,但沙钵略可汗多轻视不礼,却独喜爱长孙晟,并常与长孙晟游猎,以至长孙晟留住其处竟达一年之久。一次出游,遇二雕飞而争⾁,沙钵略可汗给长孙晟两枝箭,并说:“请取之”(《隋书-长孙晟列传》)。长孙晟驰马而奔,正遇双雕相攫,遂一箭而贯双雕。沙钵略可汗大喜,命诸弟子贵人皆与长孙晟亲近,学习其箭的本事。当时沙钵略可汗之弟处罗侯(号突利设)甚得众心,结果遭到沙钵略可汗的猜忌,处罗侯便暗中托心腹之人与长孙晟结盟。从此,长孙晟在突厥乘游猎之机,察知突厥山川形势及部众強弱。长孙晟归来后,杨坚已为北周丞相,长孙晟便将突厥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杨坚,杨坚闻后大喜,遂将长孙晟迁为奉车都尉。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并改元开皇。十二月,沙钵略可汗因隋朝对其礼薄,说:“我周家亲也,今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复何面目见可贺敦乎”(《隋书-长孙晟列传》)?遂借口为其北周千金公主的宗室复仇,与前北齐营州刺史⾼宝宁联兵攻陷临榆关(今河北抚宁东,一说今山海关),并约同各部落准备大举攻隋。时隋朝新立,隋文帝因此心中大惧,遂下令于北方边地增筑亭障,修缮长城,命寿镇幽州、虞庆则镇并州,加強幽州(治蓟县,今京北城西南)、并州(治晋,今太原市西南)、乙弗泊(今青海乐都西)、临洮(今甘肃岷县)、武威(今属甘肃)等地守备。 长孙晟深知沙钵略可汗及其叔侄兄弟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突利可汗各统強兵,俱称可汗,分居四面,內怀猜忌,外示和同等诸多情况,认为对付突厥难以力征,易可离间,于是上书隋文帝:“臣闻丧之极,必致升平,是故上天启其机,圣人成其务。伏惟皇帝陛下当百王之末,膺千载之期,诸夏虽安,戎场尚梗,兴师致讨,未是其时,弃于度外,又复侵扰。故宜密运筹策,渐以攘之,计失则百姓不宁,计得则万代之福。吉凶所系,伏愿详思。臣于周末,忝充外使,匈奴倚伏,实所具知。玷厥之于摄图,兵強而位下,外名相属,內隙已彰,鼓动其情,必将自战。又处罗侯者,摄图之弟,奷多而势弱,曲取于众心,国人爱之,因为摄图所忌,其心殊不自安,迹示弥,实怀疑惧。又阿波首鼠,介在其间,颇畏摄图,受其牵率,唯強是与,未有定心。今宜远而近攻,离強而合弱,通使玷厥,说合阿波,则摄图回兵,自防右地。又引处罗,遣连奚、霫,则摄图分众,还备左方。首尾猜嫌,腹心离阻,十数年后,承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其国矣”(《隋书-长孙晟列传》)。文中长孙晟详细分析了突厥內部的情况,并针对此情况提出了“远而近攻、离強而合弱”的提议。隋文帝览表后大悦,召长孙晟面语。长孙晟“复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写其虚实,皆如指掌”(《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听后深感新奇,遂采纳了长孙晟的提议,即遣太仆元晖为使者出伊吾首至西面的达头可汗处,特赐狼头纛,故意表示钦敬,礼数甚优。达头可汗回访时,隋文帝又故意将其使者引于沙钵略可汗的使者之上。反间计实施后,沙钵略可汗与达头可汗之间果然发生了猜疑。隋文帝又授长孙晟为车骑将军,出⻩龙道,携带大量钱财、赐予奚、契丹等部族。长孙晟至处罗侯处,广布心腹,其內附。这样一来,突厥內部被分化,沙钵略可汗变得孤立起来。 开皇二年(582年)二月,隋文帝下令撤回准备进攻江南陈朝的军队,集中兵力抗拒突厥。四月前,突厥大军进犯隋边。四月,隋上柱国李充部击破突厥于河北山(今绥远包头西⻩河以北)。大将军韩僧寿部击破突厥于头山(今甘肃⼲凉西)。五月,⾼宝宁引突厥兵攻平州(治今河北卢龙)。突厥悉发40万骑兵,突⼊长城,分路攻隋。 六月,李充部再败突厥于马邑(今山西朔县)。达头部攻兰州,在可洛峐(今甘肃武威境)为凉州总管贺娄子⼲击败。十月,杨坚因关中形势紧急,派太子杨勇屯兵咸,十二月又命大将军虞庆则屯兵弘化(今甘肃庆)。时沙钵略率军10余万进到周盘(今甘肃庆境),隋行军总管达奚长儒率部2000人战,杀伤其万余人。柱国冯昱屯兵乙弗泊、兰州总管叱列长叉守御临洮、上柱国李崇屯兵幽州,皆为突厥所败。于是,突厥纵兵自木硖、石门(今宁夏固原西南和西北)分两路进击,尽掠武威、金城(今兰州)、天⽔、定安(今甘肃泾川北)、上郡(今陕西富县)、弘化、延安(今延安东北)等地。沙钵略可汗继续南进,达头可汗不从,引兵退走。长孙晟乘势用计,让沙钵略可汗之侄染⼲告诉沙钵略:“铁勒(居突厥以北游牧族)等反,袭其牙”(《隋书-长孙晟列传》)。沙钵略可汗恐老营有失,遂撤兵出塞。 此战,沙钵略可汗乘隋朝新立,实力尚不够充实之机,依靠大骑兵集团的快速机动,全面攻掠隋北方要地,迫隋进行战略防御,处处抗拒,或作有限还击,败多胜少。隋在加強各地守御作战的同时,施用分化突厥,削弱和孤立沙钵略的策略,终于遏制了突厥大规模攻势的发展,长孙晟可谓居功至伟。 经过此战作战,隋文帝深知突厥危害之大,为使隋立于不败之地,隋文帝暂时实行战略防御,同时加強反攻准备,充实国力、军力。至开皇三年(583年)四月,隋文帝乘突厥內部矛盾加剧与灾荒严重之机,命杨慡、河间王杨弘、上柱国⾖卢勤、秦州总管窦荣定等并为行军元帅,率军分道反击突厥。 五月,窦荣定率9总管、步骑兵3万出凉州(治今甘肃武威)道,在⾼越原(今甘肃民勤西北)数败阿波可汗军。正在窦荣定军中任偏将的长孙晟,乘机离间突厥,派人对阿波可汗说:“摄图每来,战皆大胜。阿波才⼊,便即致败,此乃突厥之聇,岂不內愧于心乎?且摄图之与阿波,兵势本敌。今摄图⽇胜,为众所崇,阿波不利,为国生辱。摄图必当因以罪归于阿波,成其夙计,灭北牙矣。愿自量度,能御之乎”(《隋书-长孙晟列传》)?阿波可汗使者到后,长孙晟又对使者说:“今达头与隋连和,而摄图不能制。可汗何不依附天子,连结达头,相合为強,此万全之计。岂若丧兵负罪,归就摄图,受其戮辱琊”(《隋书-长孙晟列传》)?阿波可汗接受长孙晟的建议,留在塞上,派人随长孙晟⼊朝。 时沙钵略可汗与卫王军战于⽩道,沙钵略可汗败走至碛,闻阿波可汗心怀二意,加上平⽇素忌阿波可汗骁悍,沙钵略可汗一气之下抄略了阿波可汗所据之北牙,尽获其众并杀其⺟。阿波可汗还无所归,遂西奔达头可汗,达头可汗闻讯大怒,遂借兵十余万与阿波可汗,东击沙钵略可汗,复得故地,收聚散卒数万,与沙钵略可汗对垒,阿波可汗频胜,势力益增。沙钵略可汗则从此由強变弱。于是又遣使向隋朝贡,并言公主自请改姓,乞为隋文帝女,隋文帝许之。 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遣长孙晟以副使职随虞庆则出使沙钵略可汗,赐公主姓为杨氏,改封大义公主。沙钵略可汗奉诏时不行跪拜之礼。长孙晟劝说道:“突厥与隋俱是大国天子,可汗不起,安敢违意。但可贺敦为帝女,则可汗是大隋女婿,奈何无礼,不敬妇公乎?”沙钵略可汗这才笑着对左右员官说:“须拜妇公,我从之耳”(《隋书-长孙晟列传》)。于是乃拜诏书。长孙晟还朝后授仪同三司、左勋卫车骑将军。 开皇五年(585年)七月,沙钵略可汗向隋请和称藩。从此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隋朝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 开皇七年(587年)四月,沙钵略可汗卒,其部众立其弟处罗侯为莫何可汗,请隋廷承认。隋廷遣长孙晟持节前去祝贺,并赐以鼓吹旗幡,拜其弟处罗侯为莫何可汗,其子雍闾为都兰可汗(即叶护可汗)。处罗侯趁机对长孙晟说:“阿波为天所灭,与五六千骑在山⾕间,伏听诏旨,当取之以献”(《隋书-长孙晟列传》)。当时隋文帝正召集文武官商议此事,乐安公元谐认为:“请就彼枭首,以惩其恶”(《隋书-长孙晟列传》)。而武公李充则认为应“请生将⼊朝,显戮以示百姓”(《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问长孙晟:“于卿何如?”长孙晟回答说:“若突厥背诞,须齐之以刑。今其昆弟自相夷灭,阿波之恶,非负家国,因其困穷,取而为戮,恐非招远之道,不如两存之”(《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纳其言。莫何可汗随即率部打着隋所赐旗鼓西击阿波可汗。阿波部下以为莫何已得隋兵助阵,丧失斗志,望风归降。莫何可汗遂生擒阿波可汗。 开皇八年(588年)十一月,莫何可汗继续西击邻国,中流矢而死,都兰可汗继位。长孙晟奉命携带陈国所献宝器的前去吊唁。 开皇十三年(593年),流民杨钦流亡至都兰可汗处,谎称彭国公刘昶与宇文氏女共谋反隋,特遣其来密告于大义公主。对此,都兰可汗深信不已,从此不向隋朝进贡。为探听突厥动向,长孙晟奉命出使突厥。大义公主见到长孙晟后,言辞不逊,并派心腹安遂迦与杨钦计议,煽动都兰可汗反隋。 长孙晟回京后,将此事俱奏。隋文帝再次派长孙晟出使突厥,向都蓝可汗索要杨钦。都蓝可汗不愿出杨钦,便谎称:“检校客內,无此⾊人”(《隋书-长孙晟列传》)。长孙晟遂便买通其帐下达官,探知杨钦之所在,趁夜将其抓获,并带到都蓝可汗面前质问。结果公主谋反之事被揭露,突厥人闻后大为聇辱。都蓝可汗不得已,只好将安遂迦等人拘捕,给长孙晟带回。回京后,隋文帝大喜,为长孙晟加授开府,并遣其再次⼊藩,诛杀大义公主。 是年,都蓝可汗又向隋朝上表请婚,朝廷准备答应时,长孙晟上奏说:“臣观雍闾反覆无信,特共玷厥有隙,所以依倚家国。纵与为婚,终当必叛。今若得尚公主,承藉威灵,玷厥、染⼲必又受其征发。強而更反,后恐难图。且染⼲者,处罗侯之子,素有诚款,于今两世。臣前与相见,亦乞通婚,不如许之,招令南徙。兵少力弱,易可抚驯,使敌雍闾,以为边捍”(《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准其所奏,并派长孙晟告知突利可汗(即染⼲)许配公主之事。 开皇十七年(597年),突利可汗派500骑随长孙晟来娶,隋以宗女封安义公主之。突利可汗依长孙晟之说,率众南徙,居度斤旧镇。此时都蓝可汗气怒,常率部抄略隋境。突利可汗察知其动静,即派人报隋。因此都蓝可汗每次⼊边,都因隋边境都先有防备而未能得逞。 开皇十九年(599年)二月,突利可汗奏报都兰可汗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击大同城(在今內蒙乌拉特前旗东北)。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为元帅(实际未亲临前线),以尚书左仆⾼颎出朔州(治善,今山西朔县),尚书右仆杨素出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上柱国燕荣出幽州(治蓟县,今京北城西南),三路进击突厥。 都兰可汗得知隋军来攻,大惧,遂与达头可汗结盟,合兵掩击突利,双方在长城下展开战,突利可汗大败。都兰尽杀突利的兄弟子侄,然后率部渡河进⼊蔚州(治灵丘,今属山西)。突利与长孙晟独率五骑趁夜南逃,天明时行约百余里,并收集数百名散骑。此时突利可汗却对长孙晟说:“今兵败⼊朝,一降人耳,大隋天子岂礼我乎?玷厥虽来,本无冤隙,若往投之,必相存济”(《隋书-长孙晟列传》)。长孙晟闻后,知其有二心,遂暗中派人⼊伏远镇(今山西大同西北),令镇中速举烽火。突利可汗见四处烽火俱燃,便问长孙晟:“城上然烽何也?”长孙晟谎称:“城⾼地迥,必遥见贼来。我家国法,若贼少举二烽,来多举三烽,**举四烽,使见贼多而又近耳”(《隋书-长孙晟列传》)。突利可汗闻后大惧,对其部众说:“追兵已,且可投城”(《隋书-长孙晟列传》)。⼊镇后,长孙晟留其达官执室以领其众,自带突利可汗于四月⼊朝。隋文帝闻后,大喜,进授长孙晟左勋卫骠骑将军,持节护突厥。 四月,⾼颎命上柱国赵仲卿率兵3000为前锋,大破突厥,都兰可汗败逃,后被其部下所杀。杨素军在灵州以北地区与达头可汗部遭遇,也大败突厥,达头可汗带着重伤逃跑,其众死伤不可胜数。 十月,隋册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并赐于武安殿。隋文帝选善者十二人,分为两队。启民可汗说:“臣由长孙大使得见天子,今⽇赐,愿⼊其朋”(《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同意。启民可汗给长孙晟六支箭,发发皆中,结果启民可汗一队获胜。时有群鸟飞过,隋文帝对长孙晟说:“公善弹,为我取之”(《隋书-长孙晟列传》)。结果十发皆中,鸟应丸而落。是⽇,百官得赏,其中长孙晟居多。 随后长孙晟率5万人(此处《隋书-长孙晟列传》记载为5千人,而《北史-长孙晟列传》和《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八》记载为5万,这里以后者为准)在朔州西北筑大利城(今內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给启民可汗驻守,令其招抚突厥其它部落。从四月至此,前后归附者万余口,其中包括都蓝可汗之弟都速等。长孙晟将归附之人全部安置妥当,从此突厥归附。可以说长孙晟为分化瓦解突厥,促进民族融合起了重要作用。时安义公主已卒,隋文帝又派长孙晟持节送宗女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 长孙晟又上奏说:“染⼲部落归者既众,虽在长城之內,犹被雍闾抄略,往来辛苦,不得宁居。请徙五原,以河为固,于夏、胜两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掘为横堑,令处其內,任情放牧,免于抄略,人必自安”(《隋书-长孙晟列传》)。此举得到隋文帝的同意。 十二月,突厥都兰可汗被部下所杀(都兰可汗被杀的时间《隋书-长孙晟列传》和《北史-长孙晟列传》均记载为开皇二十年,有误,这里以《隋书-⾼祖纪》《北史-⾼祖纪》及《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八》中的记载为准),其部落大。为挽救突厥颓势,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 长孙晟乘机上奏说:“今王师临境,战数有功,贼內携离,其主被杀,乘此招,必并来降,请遣染⼲部下分头招慰”(《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许之,都兰部果然尽来归附。 步迦可汗得此消息后,大为恐怖,遂于开皇二十年(600年)四月率兵进犯隋边。隋文帝命晋王杨广、尚书右仆杨素出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汉王杨谅、柱国史万岁出朔州(治善,今山西朔县),合击步迦可汗。文帝诏长孙晟为秦川行军总管,率突厥归附各部为前锋,随与晋王杨广出征。时步迦可汗正与杨广对峙不下,长孙晟由于悉突厥民俗风情,知其人马均需饮用泉⽔,便献计说:“突厥饮泉,易可行毒”(《隋书-长孙晟列传》)。于是命人在泉⽔上游撒放毒药。突厥人、畜饮⽔后很多被毒死,人心惶惶,在惊道:“天雨恶⽔,其亡我乎”(《隋书-长孙晟列传》)?遂连夜遁逃。长孙晟率部追击,斩杀突厥千余人,俘百余口,六畜数千头。杨广大喜,遂引长孙晟⼊內帐,把酒言。时有突厥达官来降,坐在帐內,说“突厥之內,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杨广笑着说:“将军震怒,威行域外,遂与雷霆为此,一何壮哉”(《隋书-长孙晟列传》)!凯旋回京后,授长孙晟上开府仪同三司,并再次还大利城,安抚新归附之众。 步迦可汗逃至大斤山(即今內蒙大青山)时,与史万岁一路隋军相遇,结果大败,慌忙引军回撤。不久,步迦可汗又派他的侄子俟利伐从沙漠东面攻打启民可汗,隋文帝再次发兵协助启民可汗防守军事要道,俟利伐只得退⼊沙漠。启民可汗大为感动,表示愿千世万代永为隋臣。 仁寿元年(601年),长孙晟上奏说:“臣夜登城楼,望见碛北有⾚气,长百余里,皆如雨⾜,下垂被地。谨验兵书,此名洒⾎,其下之国必且破亡。灭匈奴,宜在今⽇”(《隋书-长孙晟列传》)。隋文帝诏令杨素为行军元帅,长孙晟为受降使者,援助启民可汗北击步迦可汗。 仁寿二年(602年)三月,军至⻩河,正值突厥思力俟斤(官名)等率部渡过⻩河,袭扰已经归降隋王朝的突厥启民可汗,掠走男女6000人、牲畜20余万头。长孙晟与上大将军梁默奉杨素之命率轻骑追击,转战60余里,大败突厥。长孙晟又教启民可汗分遣使者,往北方铁勒等部招抚归附。 仁寿三年(603年),有铁勒、思结、伏和具、浑、斛萨、阿拔、仆骨等十余部背离步迦可汗,降于启民可汗。步迦可汗部溃不成军,西奔吐⾕浑。长孙晟送启民可汗安置于碛口(今呼和浩特北),启民可汗于是尽得步迦可汗之众。随后多年,启民可汗与隋一直保持亲善。 事毕,长孙晟回朝,时为仁寿四年(604年),适遇隋文帝崩,炀帝匿丧未发。由于隋炀帝和长孙晟有过旧,加上要拉拢长孙晟,遂以长孙晟为內衙宿卫,知门噤事,即⽇拜左领军将军。 不久,汉王杨谅在晋(今太原市西南)起兵反对其兄杨广称帝。杨谅系隋文帝的五子,曾任并州总管,统领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北达燕门关,南距⻩河的52个州,长年据守在当时天下出精兵之地。杨谅对杨广夺取杨勇的太子地位心怀不満。及蜀王杨秀得罪,尤不自安,恐殃及己⾝,暗中准备起兵。及隋文帝死后后,杨谅更感到全安难保,遂起兵反炀帝。 由于綦良、余公理等各路隋军出师不利,节节败退。隋炀帝采纳了杨素的推荐,以前江州刺史李子雄为上大将军,并以长孙晟为相州刺史,征集山东兵,与李子雄共同配合镇庒谅军。由于长孙晟的儿子在杨谅部下,所以长孙晟推辞说:“有男行布,今在逆地,忽蒙此任,情所不安。”隋炀帝说:“公著勤诚,朕之所悉。今相州之地,本是齐都,人俗浇浮,易可扰。傥生变动,贼势即张,思所以镇之,非公莫可。公体国之深,终不可以儿害义,故用相委,公其勿辞”(《隋书-长孙晟列传》)。长孙晟奉命出兵,破杨谅,回军后转为武卫将军。 大业三年(607年),炀帝北巡至榆林,出塞外,陈兵耀武。因怕启民可汗惊惧,便先派长孙晟到启民可汗部喻旨。启民可汗闻后,便召所部奚、室韦等数十个部落的酋长齐集帝。长孙晟见此处杂草丛生,令启民可汗亲自除之,并让各部酋长看到,使之明⽩天子之威重。于是长孙晟手指帐前之草说:“此大香。”启民可汗闻后说:“殊不香也。”长孙晟又说:“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亲洒扫,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芜秽,谓是留香草耳!”启民可汗这才悟其本意,说:“奴罪过。奴之骨⾁,皆天子赐也,得效筋力,岂敢有辞?特以边人不知法耳,赖将军恩泽而教导之。将军之惠,奴之幸也”(《隋书-长孙晟列传》)。遂拔佩刀,亲自除草。其余各部族长见后,争相效之。启民可汗又发命举国就役开御道,西起榆林,东达于蓟,长3000里,宽百步。隋炀帝听到此事,对长孙晟的办法非常赞赏。后长孙晟除淮太守,未赴任,复为右骁卫将军。 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时年五十八。隋炀帝深表悼惜,赐赠甚厚。少子长孙无忌嗣。同年,诚心归顺隋朝的启民可汗也去世。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隋炀帝出塞北巡,于雁门为突厥始毕可汗(启民可汗可汗之子,名为咄吉)所围,隋炀帝慨叹道:“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隋书-长孙晟列传》)! 长孙晟长子长孙行布,也多谋略,有⽗风。后汉王杨谅起兵,长孙行布奉命守城,遂于⾖卢毓等闭门拒杨谅⼊城,城破遇害。次子长孙恒安,以兄功授鹰扬郞将。少子长孙无忌为唐朝贞观名臣。其女嫁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立其为皇后,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为国中妇女的杰出代表。因此在唐贞观中期,长孙晟被追赠为司空、上柱国、齐国公,谥曰献。 点评:长孙晟“好奇计,务功名。至孝,居忧毁瘠,为朝士所称。”“晟体资英武,兼包奇略,因机制变,怀彼戎夷。倾巢尽落,屈膝稽颡,塞垣绝鸣镝之旅,渭桥有单于之拜。惠流边朔,功光王府,保兹爵禄,不亦宜乎”(《隋书-长孙晟列传》)! 长孙晟在其一生中,同突厥往达20余年,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北境安宁,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一个強大的突厥帝国,从本上就是毁于长孙晟之手,此功非常人所能及也! wWW.iSjXs.cOm |
上一章 逆隋 下一章 ( → ) |
沙迦小说网提供了老茅创作的小说《逆隋》干净清爽无错字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沙迦小说网给您更好的逆隋阅读体验.尽力最快速更新逆隋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