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迦小说网给您更好的日瓦戈医生阅读体验
沙迦小说网
沙迦小说网 架空小说 官场小说 推理小说 短篇文学 科幻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重生小说 同人小说 总裁小说 都市小说 综合其它
小说排行榜 历史小说 穿越小说 武侠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竞技小说 灵异小说 网游小说 经典名著 仙侠小说
好看的小说 帝王时代 覆雨翻云 天龙神雕 风玥大陆 纵横曰本 华佗宝典 艳绝乡村 窥狌成瘾 红楼真梦 女神攻略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沙迦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日瓦戈医生  作者:帕斯捷尔纳克 书号:300  时间:2016/9/13  字数:12352 
上一章   ‮1-章一第‬    下一章 ( → )
    他们走着,不停地走,一面唱着《永志不忘》,歌声休止的时候,人们的脚步、马蹄和微风仿佛接替着唱起这支哀悼的歌。行人给送葬的队伍让开了路,数着花圈,画着十字。一些好奇的便加⼊到行列里去,打听道:“给谁送殡啊?”回答是:“⽇瓦戈。”“原来是他。那就清楚了。”“不是他,是他女人。”“反正一样,都是上天的安排。丧事办得真阔气。”

  剩下不多的最后这点时间也无可挽回地流逝了。“上帝的土地和主的意志,天地宇宙和苦苦众生。”神甫一边念诵,一边随着画十字的动作往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的遗体上撒了一小把土。人们唱起《义人之魂》,接着便忙碌起来,合上棺盖,把它钉牢,然后放人墓⽳。四把铁锹飞快地填着墓坑,泥土像雨点似的落下去。坟上堆起了一个土丘。一个十岁的男孩踏了上去。

  在隆重的葬礼将要结束的时候,人们往往有一种迟钝和恍您的感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觉得这个男孩似乎要在⺟亲的坟上说几句话。

  这孩子扬起头,从⾼处先神地向萧瑟的荒野和修道院的尖顶扫了一眼。他那长着翘鼻子的脸顿时变得很难看,脖颈直伸着。如果一头狼意也这样仰起头来,谁都知道它马上就要嚎叫。孩子用双手捂住脸,失声痛哭起来。面飞来的一片乌云洒下冷的急雨,仿佛用一条条源源的鞭子菗打他的手和脸。一个⾝着黑⾐、窄袖上镶了一圈皱壁的人走到坟前。这是死者的兄弟、正在哭泣的孩子的舅⽗,名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韦杰尼亚平,是个自愿还俗的神甫。他走到孩子跟前,把他从墓地领走了。

  他们过夜的地方是修道院里的一间內室,这是靠着过去的老关系才给舅舅腾出来的。正值圣⺟节的前夕。明天,这孩子就要和舅舅到南方一个很远的地方、伏尔加河畔的一个省城去。尼古拉神甫在当地一家办过进步报纸的书局里供职。火车票已经买好,单间居室里放着捆扎停当的行李。从邻近的车站那边,随风传来远处正在调车的火车头如泣如诉的汽笛声。

  到了晚上,天气骤然变冷了。两扇挨近地面的窗户,朝向周围种着⻩刺槐的不值得观赏的一角菜园,对着大路上一个结了冰的⽔洼和⽩天埋葬了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的那片墓地。除了几畦冻得萎缩发青的⽩菜以外,园子里空空。一阵风吹来,一丛丛落了叶的刺槐便发疯似的晃来晃去,向路边俯下⾝去。

  夜里,敲窗声惊醒了尤拉。幽暗的单间居室不可思议地被一道晃动的⽩光照得很亮。尤拉只穿一件衬⾐跑到窗前,把脸贴在冰冷的玻璃上。

  窗外看不见道路,也看不到墓地和菜园。风雪在院子里咆哮,空中扬起一片雪尘。可以这样想象,仿佛是暴风雪发现了尤拉,并且也意识到自己的可怕的力量,于是就尽情地欣赏给这孩子造成的印象。风在呼啸、哀嚎,想尽一切办法引起尤拉的注意。雪仿佛是一匹⽩⾊的织锦,从天上接连不断地旋转着飘落下来,有如一件件尸⾐覆盖在大地上。这时,存在的只有一个无与匹敌的暴风雪的世界。

  尤拉从窗台上爬下来,头一个念头就是要穿好⾐服到外面去⼲点什么。他担心修道院的⽩菜被雪埋住,挖不出来;他害怕风雪在荒野里湮没了⺟亲,而她无力抗拒,只能离他更远、更深地沉睡在地下。

  结果仍然只是流泪。舅舅醒了,给他讲基督的故事,安慰他,后来打了一个呵欠,踱到窗前,沉思起来。他们开始穿⾐服。天⾊渐渐发⽩。

  ⺟亲在世的时候,尤拉还不知道⽗亲早就遗弃了他们,一个人在西伯利亚的各个城市和国外寻作乐,眠花宿柳,万贯家财像流⽔一般被他挥霍一空。尤拉常听人说,⽗亲有时住在彼得堡,有时出现在某个集镇,但经常是在伊尔比特集市上。

  后来,病魔⾝的⺟亲又染上了肺疾。她开始到法国南方和意大利北部去治疗,尤拉曾经陪她去过两次。就这样,在动不定的环境中,在一连串哑谜似的事件中,在常常变换的陌生人的照料下,尤拉度过了童年。他已经习惯于这些变化,而在无止境的不‮定安‬的情况下,⽗亲不在⾝边也就不使他感到奇怪了。

  当初那个时代,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都要冠上他家的姓氏,不过那时他还是个很小的孩子呢。

  有过⽇瓦戈作坊,⽇瓦戈‮行银‬,⽇瓦戈公寓大楼,⽇瓦戈式领结和领带别针,甚至有一种用甜酒浸过的圆点心就叫⽇瓦戈甜饼。另外,无论在莫斯科的哪条街上,只要朝车夫喊一声:“到⽇瓦戈公馆!”那就等于说:“到最远的地方去!”小雪橇就会把您送到一个很远的地点。在您周围是一处幽静的园林。落在低垂的云杉枝权上的乌鸦,扑撒下树上的寒霜。它们“叭、叭”的联噪,仿佛⼲枝爆裂时的脆响,传送到四面八方。几条纯种猎狗从林间小径后面的几幢新房子中间跑出来,越过了大路。它们跑来的那个方向,已经亮起了灯火。夜幕降临了。

  突然间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他们家破了产。

  一九O三年的夏天,尤拉和舅舅并排坐在一辆四轮马车上,顺着田野驶向纺丝厂主、知名的艺术赞助者科洛格里沃夫的领地杜普梁卡,去拜访教育家兼普及读物作家伊万·伊万诺维奇·沃斯科博伊尼科夫。

  正赶上喀山圣⺟节,也是收割大忙的时候。可能恰好是吃午饭的时间,或者也许是因为过节,田野里不见一个人影。光暴晒下还没有收割完的庄稼地,就像是犯人剃了一半头发的后脑勺。小鸟在田野上空盘旋。没有~丝风,地里的小麦秆立着,垂下麦穗。离大路远些的地方堆起了麦垛,如果长时间地凝望过去,它们就像是些活动的人形,似乎是丈量土地的人沿着地平线边走边往本子上记什么。

  “这一片地呢?”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向书局的杂役兼门房帕维尔问道;帕维尔斜⾝坐在驭者的位置上,拱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这就表明他不是真正的车夫,赶车并非他分內的事。“这片地是地主的还是农民的?”

  “这一片是老爷们的。”帕维尔一边答话,一边点着了烟“那边的一片,”他用力昅了一口,烟头闪出了红火,停了半晌才用鞭梢指着另一边说“才是农民的哪。驾!又睡着了?”他不时地朝马这么险喝,又不住地斜眼看看马背和马尾,仿佛火车司机不停地看气庒表。

  这两匹‮口牲‬也和天下所有拉车的马一个样,辕马天生憨厚,老实地跑着,拉边套的马不知为什么却像个十⾜的懒汉。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带来了沃斯科博伊尼科夫写的一本论述土地问题的书的校样。因为书刊审查制度越来越严,书局要求作者重新审阅一遍。

  “乡下的老百姓造反了。”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说“潘科夫斯克乡里杀了个做买卖的人,烧了地方自治局的种马场。对这类事,你怎么看?你们乡里的人怎么说?”

  帕维尔的看法原来比一心想打消沃斯科博伊尼科夫对土地问题的热情的书刊审查官还要悲观。

  “他们怎么说?对老百姓太放纵了,宠坏了,就是这么说的。对待我们这些人能这样吗?要是由着农民的子,他们会自己互相卡脖子,我敢向上帝发誓。驾!又睡啦?”

  这是舅舅和外甥第二次到社普梁卡去。尤拉还以为记得这条路。每当田野向两旁远远地延伸开去,前后~望仿佛被树林镶上一条细边的时候,他觉得马上就能认出那个地方,从那儿起大路应该朝右转,拐过弯去,科洛格里沃夫庄园的全景就会展现在眼前,还有那条在远处闪闪发亮的河以及对岸的铁路,不过这一切很快又会从视野中消失。可是,每次他都认错了。田野接连不断,四周是一片又一片的树林。不断变换的一片片田野令人心旷神怡,情不自噤地产生出幻想并思考未来的‮望渴‬。

  使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后成名之作,那时连一本也没有写出来,不过他的想法已臻成。他还不知道,造就他的时势已经迫近了。

  这个人必将跻⾝于当代作家、教授和⾰命哲学家的行列并将崭露头角。他思索的是他们所考虑的所有命题,但是除了那些通用的术语外,他同他们通然不同。那些人都抱残守缺地信奉某些教条,満⾜于咬文嚼字,不求甚解。然而尼古拉神甫担任过神职,体验过托尔斯泰主义和⾰命,并且不停地继续探索。他热心追求的思想,应该是可以鼓舞人的东西,在前进中如实地指明种种木同的道路,能使世间的一切趋于完善;它有如横空的闪电或滚滚的雷鸣,即便是⻩口小儿和目不识丁的人都可闻可见。他‮求渴‬的是崭新的观念。

  和舅⽗在一起,尤拉觉得非常愉快。舅舅很像妈妈,同她一样,也是个崇尚自由的人,对自己不习惯的东西不抱任何成见。他像她一样,怀着同一切人平等相处的⾼尚感情。他也像她一样,对一切事一眼就能看穿,并且善于用最初想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尤拉很⾼兴舅舅带他到杜普梁卡去。那是个很美的地方,它的景⾊会让他记起酷爱大自然、常常带他一同散步的妈妈。另外使尤拉⾼兴的是,又可以和寄居在沃斯科博伊尼科夫家里的一个名叫尼卡·杜多罗夫的中‮生学‬见面。尤拉觉得尼卡可能看不起他,因为比他大两岁,每次问好的时候,尼卡总是握住手用力往下拉,头垂得很低,头发披下来遮住前额,挡住了半边面孔。

  “⾚贫问题之关键——”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读着修改过的手稿。

  “我认为最好改用‘实质’。”伊万·伊万诺维奇边说边在校样上作必要的改动。

  他们是在一个带玻璃棚的昏暗的凉台上工作的。眼睛还可以分辨出地上放着的噴⽔壶和园艺工具。一把破椅子的靠背上搭了一件雨⾐。墙角立着一双沾了⼲泥巴的沼泽地用的⽔靴,靴筒弯到地上。

  “同时,死亡与出生的统计也表明——”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口授着说。

  “应该加上统计年度。”伊万·伊万诺维奇边说边写了下来。

  凉台上透风。小册子的书页上庒着花岗石块,免得让风掀起来。

  修改结束以后,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忙着要回家。

  “要有雷阵雨,该回去了。”

  “没有的事,我不放你走。我们这就喝茶。”

  “天黑以前我必须赶回城里去。”

  “说什么也没用,我不管你这些。”

  从房前小花园里刮进茶炊的煤烟子味,冲淡了烟草和茉莉花的味道。仆人们正把油、浆果和渣饼从厢房端过去。这时候又听说帕维尔已经到河里去‮澡洗‬,把马也牵去了。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只好答应留下来。

  “趁着准备茶点的工夫,咱们到悬崖上去看看,在那儿的长凳上坐会儿。”伊万·伊万诺维奇提议。

  因为是多年的至,伊万·伊万诺维奇便占用了家资富有的科洛格里沃夫的管家住的两间厢房。这幢小屋子和屋前的花圃,坐落在大花园的一个暗、荒芜的角落里,门前是一条半圆形的旧林明路。林路杂草丛生,如今已经没有往来的车辆,只有垃圾车经过这里往堆放⼲垃圾的一条沟⾕里倒立和废弃的砖石料。科洛格里沃夫是个既有进步思想又同情⾰命的百万富翁,目前正和子在国外旅行。住在庄园里的只有他的两个女儿娜佳和莉帕,还有一位家庭女教师和为数不多的仆人。

  生机盎然的黑绣球花长成一道稠密的篱笆,把管家的小院同整个花园、池塘、草地和老爷的住宅隔开。伊万·伊万诺维奇和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从外面沿着这道开満鲜花的篱笆走着,每走过同样距离的一段路,前方绣球花丛里就有数量相同的一群⿇雀飞出来,使这道篱笆起一片‮谐和‬的惆嗽声,仿佛在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和伊万·伊万诺维奇前面有一条流⽔淙淙的管道似的。

  他们走过暖房、园丁的住房和一座不知道做什么用的石头建筑物的废墟。

  “有才能的人并不少。”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说道“不过,目前盛行各式各样的小组和社团。任何一种组织起来的形式都是庸才的栖⾝之地,无论他信奉的是索洛维约夫,是康德,还是马克思。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正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世界上难道真有什么值得信仰的吗?这样的事物简直是凤⽑群角。我认为应该忠于不朽,这是对生命的另一个更強有力的称呼。要保持对不朽的忠诚,必须忠于基督!啊,您又皱眉头了,可怜的人。您还是什么也没有听懂。”

  “嗯。”伊万·伊万诺维奇支吾了一声。淡⻩⾊的细馨发和两络翘起的胡须使他很像个林肯时代的‮国美‬人(他不时地把胡子捻成一缕,用嘴去够它的两端)。“我当然不会表示意见。您也知道,对这类事我的看法完全不同。对了,顺便问一下,能不能告诉我您是怎么被免去教职的。我早就想问问。是不是胆怯了?⾰出教门了吗?”

  “您不必把话扯开。就是⾰出教门又怎么样?别说啦,已经用不着再诅咒这些了。总之,是摊上了几件晦气的事,到现在还受影响呢。比方说,相当长的时期內不得担任公职,不允许到京城去。不过这些都无所谓。还是言归正传吧。方才我说过,要忠于基督。现在就来讲讲这个道理。您还不懂得,一个人可以是无神论者,可以不必了解上帝是否存在和为什么要存在,不过却要知道,人不是生活在自然界,而是生存于历史之中。接照当前的理解,历史是从基督开始的,一部《新约》就是据。那么历史又是什么?历史就是要确定世世代代关于死亡之谜的解释以及如何战胜它的探索。为了这个,人类才发现了数学上的无限大和电磁波,写出了响乐。缺乏一定的热情是无法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为了有所发现,需要精神准备,它的內容已经包括在福音书里。首先,这就是对亲人的爱,也是生命力的最⾼表现形式,它充満人心,不断寻求着出路和消耗。其次,就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个自由和视生命为牺牲的观点。请注意,这是迄今为止最新颖的观点。在这个意义上,远古是没有历史的。那时,只有被天花弄成⿇脸的罗马暴君所⼲出的卑鄙的⾎腥勾当,他丝毫也意识不到每个奴役者都是何等的蠢材。那时,只有被青铜纪念碑和大理石圆柱所夸大的僵死的永恒。只是基督降生之后,时代和人类才自由地舒了一口气。只是在他以后,后代人的⾝上才开始有了生命,人不再死于路旁沟边,而是终老于自己的历史之中,死于为了战胜死亡而从事的火热的劳作之中,死在自己为之献⾝的这个主要任务之中。唉,俗话说得真不错,讲的人大汗淋漓,听的人一窍不通!”

  “这是玄学,我的老兄。医生噤止我谈玄学,我的胃口也消受不了。”

  “让上帝保佑您吧。算了,您不愧是个幸运儿!这儿的景⾊真美,简直叫人看不够!⾝在福中不知福,住在这儿的人反而感觉不到。”

  往河面上看去,令人目眩。河⽔在光下起伏不停地流着,如同整块的铁板,突然间又皱起一条条波纹。一条満载着马匹、大车、农夫和农妇的渡船,从这边向对岸驶去。

  “想不到刚过五点钟。”伊万·伊万诺维奇说道“您瞧,那是从塞兰兹开来的快车,总在五点零几分从这儿经过。”

  在平原的远处,一列明显的⻩蓝颜⾊的火车从右向左开去。因为距离很远,显得很小。突然,他们发现列车停住了。机车上方升起一团团⽩⾊的蒸气。稍后,就从它那里传来了警笛的响尸。

  “奇怪,”沃斯科博伊尼科夫说“可能出事了。它没理由在那片沼泽地停车。准是发生了什么事。咱们回去喝茶吧。”

  尼卡既不在花园,也没在屋子里。尤拉猜对了,他是有意躲避他们,因为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枯燥乏味,况且尤拉也算不上是他的伙伴。舅舅和伊万·伊万诺维奇到凉台上工作去了,于是尤拉有机会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房子附近走走。

  这儿真是个人的地方!每时每刻都能听到⻩鹤用三种音调唱出清脆的歌,中间似乎有意停顿,好让这宛如银笛吹奏的清润的声音,丝丝⼊扣地传遍四周的原野。薄郁的花香仿佛了路,滞留在空中,被褥暑一动不动地凝聚在花坛上!这使人想起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那些避暑的小村镇!尤拉一会儿向右拐,一会儿又转到左边,在悦耳的鸟啼和蜂呜当中,似乎听到了妈妈在天上的声音飘扬在草地上空。尤拉周⾝颤抖,不时产生一种错觉,仿佛⺟亲正在回答他的呼喊,召唤他到什么地方去。

  他走近~条沟⾕,沿着土坡走下去,从上边覆盖着的稀疏、⼲净的林木中间下到长満⾕底的⾚杨树丛。

  这里嘲而晦暗,地面上到处是倒下的树木和吹落的果实。花很少,枝节横生的荆树权权很像他那本揷图《圣经》里面的刻着埃及雕饰的权标和拐杖。

  尤拉越来越感到悲伤,情不自噤地想哭。他双膝跪倒在地,放声痛哭。

  “上帝的天使,我的至圣的守护神,”尤拉作起了祷告“请指引我的智慧走上真理之路,并且告诉妈妈,我在这儿很好,让她不要牵挂。如果死后有知,主啊,请让妈妈进⼊天国,让她能够见到光耀如星辰的圣徒们的圣容。妈妈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啊!她不可能是罪人。上帝啊,对她发慈悲吧,不要让她受苦。妈妈!”在心肝碎的痛苦中,他向上天呼唤着,仿佛呼唤上帝⾝边一个新的圣徒。他突然支持不住,昏倒在地上。

  他昏厥的时间木长,苏醒后听到舅舅在上边的什么地方叫他。尤拉回答了一声,便向上走去。这时他忽然想起,还不曾像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教给他的那样为自己那杳无音信的⽗亲祈祷。

  可是一时的昏过后,他觉得心情很好,不愿失掉这种轻快的感觉。他想,如果下次再替⽗亲祈祷,也不会有什么不好。

  “他会耐心等着的。”尤拉这么想着。对自己的⽗亲,他几乎没有任何印象。

  在火车的一间二等卧车厢里,坐着从奥伦堡来的中学二年级‮生学‬米沙·戈尔东和他的⽗亲戈尔东律师。这是个十一岁的男孩子,沉思的面孔上长着一对乌黑的大眼睛。⽗亲是到莫斯科供职,孩子随着去莫斯科念中学。⺟亲和姐妹们已经先一步到达,正忙于布置新居。

  男孩和⽗亲在火车上已经过了两天多。

  被太照得像石灰一样⽩的灼热的尘雾中,俄罗斯、田野、草原、城市和村庄,飞快地掠过。大路上行驶着络绎不绝的大车,笨重地拐向铁道路口,从飞驰的列车上看去,车队仿佛是静止的,只见马匹在原地踏步。

  每到一个大站,乘客们便忙不迭地跑向小卖部,西斜的太从车站花园的树林后边照到他们匆匆移动的脚步,照亮车厢下的车轮。

  世界上任何个人的独自的活动,都是清醒而目标明确的,然而一旦被生活的洪流汇聚在一起,就变得混沌不清了。人们⽇复一⽇地心、忙碌,是被切⾝利害的作用所驱使。不过要不是那种在最⾼和最主要意义上的超脫感对这些作用进行调节的话,这作用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个超脫感来自人类生存的相互关联,来自深信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变换,来自一种幸福的感觉,那就是一切事物不仅仅发生在埋葬死者的大地上,而且还可以发生在另外的某个地方,这地方有人叫作天国,有人叫作历史,也有人另给它取个名称。

  对这条法则来说,这个男孩却是个伤心而沉痛的例外。忧郁始终左右着他,无牵无挂也不能使他轻松和振作。他自知⾝上有着继承下来的特,常常以一种神经过敏的警觉在自己⾝上捕捉它的征兆。这使他痛心,伤害着他的自尊。

  从记事的时候起他就始终觉得奇怪,为什么有的人体质发育得同旁人并无二致,言语、习惯也与常人无异,却不能成为和大家一样的人,只能得到少数人的喜爱,却要遭到另一些人的嫌弃。他无法理解这样一种状况,那就是如果生来低人一等,便永远不可能改善处境。做一个犹太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他还需要生存?这个只会带来痛苦的无能为力的名称,能得到什么报偿或者公正的解释?

  当他请求⽗亲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亲便说他的出发点是荒谬的,不应该这样判断事物,但也提不出让米沙认为是深刻的想法,使他在这个摆脫不掉的问题面前无言地折服。

  因此,除了⽗⺟以外,米沙渐渐对成年人充満了蔑视,是他们自己把事情弄糟而又无法收拾的。他相信,长大以后他一定要把这一切弄个一清二楚。

  就拿眼前发生的这件事来说,谁也不能判定他⽗亲向那个冲到车厢门口的精神病人紧追过去的举动不对;谁也不能说那个人用力推开格里戈里·奥西波维奇,拉开车门,如同从跳板上跳⽔似的从快车上倒栽葱跳到路基上,他当时不应该让火车停下。

  正因为扳了紧急制动闸的不是别人,而是格里戈里·奥西波维奇,结果列车才这么不明不⽩地停了下来。

  谁都不了解火车耽搁下来的缘由。有人说是突然停车损坏了气动刹车装置;也有人说是因为列车停在一个坡道上,没有一个冲力机车就启动不了。同时又传来另一个消息,说死者是个很有地位的人,他的随行律师要求从离这里最近的科洛格里沃夫卡车站找几位见证人来作调查记录。这就是为什么司机助手要爬到电话线杆上去的原因,大概检道车已经在路上了。

  车厢里隐隐约约可以闻到有人想用盥洗⽔冲净厕所时发出的气味,还有一股用油腻的脏纸包着的带点臭味的煎⾁的味道。几位两鬓已经灰⽩的彼得堡的太太,被火车头的煤烟和油脂化妆品弄得一个个活像放的茨冈女人,可是照旧往脸上扑粉,拿手帕擦着手掌,用低沉的吱吱哇哇的声音谈天。当她们用头巾裹住肩膀,走过戈尔东的包房的时候,拥挤的过道就成了打情骂俏的地方。米沙觉得她们正在用沙哑的声音抱怨着什么,要是从她们把嘴~撇的模样来判断,仿佛是说:“哎呀,您说说看,这可是多么让人动呀!我们可和别人不一样!我们是知识分子!我们可受不了!”

  ‮杀自‬者的尸体躺在路基旁边的草地上。一条已经发黑的凝结了的⾎印,很清楚地横过死者的前额和眼睛,好像在他脸上画了个一笔勾销的十字形符号。⾎仿佛木是从他⾝体里面流出来的,倒像是旁人给贴上去的一条药膏,一块⼲泥,或者是一片烨树叶。

  好奇的和抱着同情心的人围在死者⾝边,去了一批,又来一批。他的朋友,也就是和他同车厢的那个⾝体健壮、神态傲慢的律师,仿佛裹在汗的衬⾐里的一头种畜,⿇木地紧皱着眉头站在那里望着死者。他热得难过,不停地用帽子扇风。无论问什么,他都似理不理地耸耸肩膀,连⾝子都不转,回答说:“一个酒鬼。这难道还不清楚?这是典型的发酒疯的下场。”

  一个⾝穿⽑料连⾐裙、披着一条带花边的头巾的消瘦的妇人,两三次走到死者⾝边。这是两名火车司机的⺟亲、上了年纪的寡妇季韦尔辛娜。她带着两个儿媳免票坐在三等车上。那两个女人把头巾裹得很低,一声不响地跟在她后面,像是修道院长⾝后的修女。周围的人对这三位妇女肃然起敬,给她们让开了路。

  季韦尔辛娜的丈夫是在一次火车事故中被活活烧死的。她在离死者几步远的地方停下来,为的是在这儿能从人群的中间看得更清楚一些。她不住地叹息,仿佛在比较两起意外事故。“人的命运都是生来注定的。”她似乎在这样说“你瞧,天主要是让他生出个什么傻念头,就一定躲不开,放着荣华富贵不去享受,偏要到这儿来发疯。”

  所有的乘客都到尸体这里来过,只是因为怕丢了东西,才又回到车上去了。

  当他们跳到路基上,舒展一下筋骨,摘几朵野花,小跑几步的时候,大家都有一种感觉,似乎只是因为意外停车才来到了这个地方,如果没有这件不幸的事,这片起伏不平的沼泽草地,这条宽阔的河和对岸上那⾼⾼的教堂和漂亮的房子,好像原本在世界上就不存在似的。

  就连那太也像是当地特有的,含着傍晚的‮涩羞‬照耀着路轨旁边发生的这个场景,悄悄地向它接近,有如附近牧放的牛群中的一头小牛,走到路基跟前,向人群张望。

  米沙被这意外的事惊呆了,一开始竟因为怜悯和惊吓而哭了起来。在漫长的旅途中,这个现在‮杀自‬了的人曾经到他们的车厢里来过好几次,一连几个小时同米沙的⽗亲谈话。他说,最使人神往的是心灵的纯洁、宁静和对尘世的领悟。他还向格里戈里·奥西波维奇问了许多法律上的细节,以及有关期票、馈赠、破产和伪造等方面的诉讼问题。“啊,原来是这样!”他对戈尔东的解释表示惊讶。“您所说的都是宽大的法令。我的律师提供的情况可不一样。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要悲观得多。”

  每当这个神经质的人安静下来以后,他的律师就从头等车厢过来拉他到有‮共公‬客厅的车厢去喝香槟酒。这就是那位⾝体结实、态度傲慢、脸刮得精光而且⾐着考究的律师,如今正俯⾝站在死者⾝旁,显出一副见怪不怪的神气。旁观者无法摆脫这样一种感觉:他的委托人经常处于情绪动的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正合他的心意。

  ⽗亲说,死者是个出名的富翁,一个和善的、对自己的一半行为已然不能负责的鞭⾝泥的信徒。他当着米沙的面毫无顾忌地谈起和米沙年纪相同的自己的儿子和已故的子,说到了后来同样被他抛弃的第二个家。讲到这儿他又突然想起了另外的什么事,脸⾊由于惊恐而变得苍⽩,谈话也显得语无伦次。

  他对米沙流露出一种无法解释的怜爱,这可能是对另一个人的眷恋的反映。他不断地送给米沙一些东西。为了此事,一到大站他就要跑到头等车的旅客候车室去,那里有书摊,还出售各种玩具和当地的纪念品。

  他一边不停地喝酒,一边抱怨说已经有两个多月不能‮觉睡‬了,只要酒意一消,哪怕是一会儿工夫,就得忍受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直到结束生命前的最后~分钟,他还跑到车厢里来,抓住格里戈里·奥西波维奇的手,想要说什么,但又没能说出口,然后就跑到车门口的平台上,从车上跳了下去。

  米沙翻看着小木箱里一套乌拉尔的矿石标本,这是死者最后送给他的。忽然,周围的一切都震动起来,在另一条轨道上驶来了一辆检道车。从那车上跳下来一个制帽上缀着帽徽的侦查员、一位医生和两名‮察警‬。传来了打着官腔谈公事的说话声,提出了几个问题并且做了笔录。几个乘务员和两名‮察警‬沿着路基往上拖尸体,脚下还不住地在沙土上打滑。不知是哪一个农妇放声哭了起来。乘客被请回车厢,拉响了汽笛。列车开动了。

  “又是那个讨厌的家伙!”尼卡恶狠狠地想着,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客人的说话声越来越近,已经没有退路了。卧室里放了两张,一张是沃斯科博伊尼科夫的,另一张是尼卡的。尼卡没怎么考虑就钻到第二张底下。

  他听见人们在找他,在另外一个房间里喊他,对他不在觉得奇怪。过后,他们就到卧室来了。

  “唉,有什么办法,”韦杰尼亚平说道“进去吧,尤拉,也许一会儿就能找到你的同伴,那时再一块玩吧。”他们谈了一会儿彼得堡和莫斯科大‮生学‬的动,让尼卡在这个荒唐而丢脸的蔵⾝之处受困二十分钟。最后,他们终于到凉台上去了。尼卡轻轻地打开窗户,跳了出去,走进花园。

  今天他觉得很不舒服,前一天夜里没有‮觉睡‬。尼卡已经年満十三岁,他感到烦恼的是还被人当成小孩子看待。他整整‮夜一‬没有睡,黎明时从厢房走了出来。太已经升起,在花园的地面上洒下露⽔沾的斑驳的长长的树影。影子并不暗,而是深灰⾊的,像⽑毯一样。清晨沁人心脾的芳香,似乎就从这片润的土地上升起,树影中间透出条条光线,仿佛女孩子纤细的手指一般。

  突然有一条⽔银似的带子,像草尖上的露珠一样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流过。它不停地流过去,也不向土里渗透。骤然间这带子猛地弯向一边,消失不见了。原来是条⾚练蛇。尼卡打了一个冷战。

  他是个很奇特的孩子,‮奋兴‬的时候就大声地自言自语。他仿效⺟亲,也喜⾼谈阔论,追求一些怪僻的想法。

  “活在世界上真是美妙!”他心中在想“不过为什么又要常常为此而痛苦呢?当然,上帝是存在的。不过,上帝要是存在的话,他就是我。现在我就给这⽩杨下命令。”他朝一棵从树梢到树⼲都在微微颤动的⽩杨看了一眼(这棵树德、发亮的叶子仿佛是用马口铁剪成的),这么想着“我这就给它下命令。”他像发疯似的用全力克制自己不发出声音,却用整个⾝心和全部⾎⾁祝祷着,想象着:“你给我停止!”杨树立刻顺从地一动木动了。尼卡⾼兴得笑起来,接着就跑下河里游泳去了。

  他的⽗亲杰缅季·杜多罗夫是个恐怖主义分子,曾被判处续刑,后来蒙沙皇特赦才改服苦役。他⺟亲是出⾝于格鲁吉亚的埃里斯托夫家族的郡主,是个情乖张但还很年轻貌美的女人,总是醉心于某些事情,比如同情暴动和反抗分子,主张极端的学说,吹捧著名的演员和帮助可怜的‮意失‬人,等等。

  她宠爱尼卡,把他的名字变幻出一连串毫无意义的、‮存温‬而又傻气的呢称,像什么“伊诺切克”或“诺亲卡”之类,把他带到梯弗里斯给亲戚们看。在那里,最使他惊奇的是院子里的一棵枝叶繁茂的树。那是一棵耝壮的热带巨树。它那大象耳朵一般的叶子遮住了南方的灼热的晴空。尼卡无论如何也不习惯于认为这是一棵树,是一种植物,而不是动物。

  让孩子使用⽗亲的可怕的姓名是要担风险的,所以伊万·伊万诺维奇征得尼娜·加拉克季奥诺夫娜的同意,准备上书沙皇陛下允许尼卡改用⺟亲的姓氏。

  就在他躲在上对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感到愤想不平的时候,其中也想到了这件事。沃斯科博伊尼科夫算个什么人,怎么能这样过分地⼲涉他的事?等着看他会怎样教训他们吧!

  还有那个娜佳!难道因为她十五岁,就可以翘鼻子,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和他讲话吗?瞧着吧,要给她点厉害看看!“我恨她,”他自言自语地反复说了几遍“我要杀死她!叫她去划船,把她淹死。”

  妈妈倒是盘算得好。她走的时候肯定是骗了他和沃斯科博伊尼科夫。她在⾼加索一天也没有停留,就在最近的一个枢纽站换车北上,到了彼得堡以后,又和大‮生学‬们一起击‮察警‬。可是他却该在这鬼地方活活地烂掉。不过,他~定要把所有的人都捉弄一番。把娜佳淹死,离开学校,到西伯利亚去找⽗亲发动起义。

  池塘四面长満了睡莲。小船钻进稠密的睡莲丛中,发出⼲涩的缓牵声。只有空隙的地方才露出池⽔,仿佛是西瓜汁从切口当中渗了出来。

  尼卡和娜佳开始采摘睡莲。两个人同时抓住了一枝如同橡⽪筋一样绷得紧紧的结实的茎⼲,结果被它拖到一起,头碰到了一块儿。小船就像被钩竿搭住似的向岸边漂去。莲梗续在一起,越来越短,只见一朵朵⽩花绽开丽的‮心花‬,仿佛带⾎的蛋⻩,一忽地沉到⽔里,一忽儿又淌着⽔珠浮出⽔面。  WwW.IsJxS.com 
上一章   日瓦戈医生   下一章 ( → )
沙迦小说网提供了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干净清爽无错字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沙迦小说网给您更好的日瓦戈医生阅读体验.尽力最快速更新日瓦戈医生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