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迦小说网给您更好的汉书阅读体验
沙迦小说网
沙迦小说网 架空小说 官场小说 推理小说 短篇文学 科幻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重生小说 同人小说 总裁小说 都市小说 综合其它
小说排行榜 历史小说 穿越小说 武侠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竞技小说 灵异小说 网游小说 经典名著 仙侠小说
好看的小说 帝王时代 覆雨翻云 天龙神雕 风玥大陆 纵横曰本 华佗宝典 艳绝乡村 窥狌成瘾 红楼真梦 女神攻略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沙迦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书  作者:班固 书号:10148  时间:2017/3/26  字数:20488 
上一章   ‮传朔方东‬    下一章 ( → )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朔文辞不逊,⾼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

  久之,朔绐驺朱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食,今尽杀若曹。”朱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过,叩头请罪。”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尽诛臣等。”上知朔多端,召问朔:“何恐朱儒为?”对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死,臣朔饥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上尝使诸数家覆,置守宮盂下,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宮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他物,连中,辄赐帛。

  时,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赐帛。”乃覆树上寄生,令朔之。朔曰:“是寠薮也。”舍人曰:“果知朔不能中也。”朔曰:“生⾁为脍,⼲⾁为脯;著树为寄生,盆下为寠薮。”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呼謈。朔笑之曰:“咄!口无⽑,声謷謷,尻益⾼。”舍人恚曰:“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市。”上问朔:“何故诋之?”对曰:“臣非敢诋之,乃与为隐耳。”上曰:“隐云何?”朔曰:“夫口无⽑者,狗窦也;声謷謷者,鸟哺鷇也;尻益⾼者,鹤俯啄也。”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即妄为谐语曰:“令壶龃,老柏涂,伊优亚,狋吽牙。何谓也?”朔曰:“令者,命也。壶者,所以盛也。龃者,齿不正也。老者,人所敬也。柏者,鬼之廷也。涂者,渐洳径也。伊优亚者,辞未定也。狋吽牙者,两⽝争也。”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上以朔为常侍郞,遂得爱幸。

  久之,伏⽇,诏赐从官⾁。大官丞⽇晏下来,朔独拔剑割⾁,谓其同官曰:“伏⽇当蚤归,请受赐。”即怀⾁去。大官奏之。朔⼊,上曰:“昨赐⾁,不待诏,以剑割⾁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复赐酒一石,⾁百斤,归遗细君。

  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西至⻩山,南猎长杨,东游宜舂。微行常用饮酎已。八九月中,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常称平侯。旦明,⼊山下驰鹿豕狐兔,手格熊罴,驰骛禾稼稻粳之地。民皆号呼骂詈,相聚会,自言鄠杜令。令往,谒平侯,诸骑击鞭之。令大怒。使吏呵止,猎者数骑见留,乃示以乘舆物,久之乃得去。时夜出夕还,后赍五⽇粮,会朝长信官,上大乐之。是后,南山下乃知微行数出也,然尚迫于太后,未敢远出。丞相御史知指,乃使右辅都尉徼循长杨以东,右內史发小民共待会所。后乃私置更⾐,从宣曲以南十二所,中休更⾐,投宿诸宮,长杨、五柞、倍、宣曲尤幸。于是上以为道远劳苦,又为百姓所患,乃使太中大夫吾丘寿王与待诏能用算者二人,举籍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舂以西,提封顷亩,乃其贾直,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又诏中尉、左右內史表属县草田,以偿鄠杜之民。吾丘寿王奏事,上大说称善。时朔在傍,进谏曰:

  臣闻谦逊静悫,天表之应,应之以福;骄溢靡丽,天表之应,应之以异。今陛下累郞台,恐其不⾼也;弋猎之处,恐其不广也。如天不为变,则三辅之地尽可以为苑,何必盩厔、鄠、杜乎!奢侈越制,天为之变,上林虽小,臣尚以为大也。

  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汧、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肥饶。汉兴,去三河之地,止霸、产以西,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秦之所以虏西戎兼山东者也。其山出⽟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类之物,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卬⾜也。又有粳稻、梨、栗、桑、⿇、竹箭之饶,土宜姜芋,⽔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无饥寒之忧。故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今规以为苑,绝陂池⽔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家国‬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是其不可一也。且盛荆棘之林,而长养麋鹿,广狐兔之苑,大虎狼之虚,又坏人冢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斥而营之,垣而囿之,骑驰东西,车骛南北,又有深沟大渠,夫一⽇之乐不⾜以危无堤之舆,是其不可三也。故务苑囿之大,不恤农时,非所以強国富人也。

  夫殷作九市之宮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不胜大愿,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

  是⽇因奏《泰阶》之事,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金百斤。然遂起上林苑,如寿王所奏云。

  久之,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隆虑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上许之。隆虑主卒,昭平君⽇骄,醉杀主傅,狱系內宮。以公主子,廷尉上请请论。左右人人为言:“前又⼊赎,陛下许之。”上曰:“吾弟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其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朔前上寿,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书》曰:‘不偏不,王道。’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是以四海之內元元之民各得其所,天下幸甚!臣朔奉觞,昧死再拜上万岁寿。”上乃起,⼊省中,夕时召让朔,曰:“传曰‘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今先生上寿,时乎?”朔免冠顿首曰:“臣闻乐太盛则溢,哀太盛则损,变则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精神散而琊气及。销忧者莫若酒,臣朔所以上寿者,明陛下正而不阿,因以止哀也。愚不知忌讳,当死。”先是,朔尝醉⼊殿中,小遗殿上,劾不敬。有诏免为庶人,待诏宦者署。因此对复为中郞,赐帛百匹。

  初,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始偃与⺟以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出⼊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见,曰;“吾为⺟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颇读传记。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则侍內。为人温柔爱人,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号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财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金満百斤,钱満百万,帛満千匹,乃⽩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子也,与偃善,谓偃曰:“⾜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安处乎?”偃惧曰:“忧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顾城庙远无宿宮,又有萩竹籍田,⾜下何不⽩主献长门园?此上所也。如是,上知计出于⾜下也,则安枕而卧,长无惨怛之忧。久之不然,上且请之,于⾜下何如?”偃顿首曰:“敬奉教。”⼊言之主,主立奏书献之。上大说,更名窦大主园为长门宮。主大喜,使偃以⻩金百斤为爰叔寿。

  叔因是为董君画求见上之策,令主称疾不朝。上往临疾,问所,主辞谢曰:“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一⽇卒有不胜洒扫之职,先狗马填‮壑沟‬,窃有所恨,不胜大愿,愿陛下时忘万事,养精游神,从中掖庭回舆,枉路临妾山林,得献觞上寿,‮乐娱‬左右。如是而死,何恨之有!”上曰:“主何忧?幸得愈。恐群臣从官多,大为主费。”上还,有顷,主疾愈,起谒,上以钱千万从主饮。后数⽇,上临山林,主自执宰敝膝,道⼊登阶就坐。坐未定,上曰:“愿谒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顿首谢曰:“妾无状,负陛下,⾝当伏诛。陛下不致之法,顿首死罪。”有诏谢。主簪履起,之东厢自引董君。董君绿帻傅韝,随主前,伏殿下。主乃赞:“馆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谒。”因叩头谢,上为之起。有诏赐⾐冠上。偃起,走就⾐冠。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乐。主乃请赐将军、列侯、从官金钱杂缯各有数。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常从游戏北宮,驰逐平乐,观鞠之会,角狗马之⾜,上大乐之。于是上为窦太主置酒宣室,使谒者引內董君。

  是时,朔陛戟殿下,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斩罪三,安得⼊乎?”上曰:“何谓也?”朔曰:“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败男女之化,而婚姻之礼,伤王制,其罪二也。”陛下富于舂秋,方积思于《六经》,留神于王事,驰骛于唐、虞,折节于三代,偃不遵经劝学,反以靡丽为右,奢侈为务,尽狗马之乐,极耳目之,行琊枉之道,径辟之路,是乃‮家国‬之大贼,人主之大蜮。偃为首,其罪三也。昔伯姬燔而诸侯惮,奈何乎陛下?”上默然不应良久,曰:“吾业以设饮,后而自改。”朔曰:“不可。夫宣室者,先帝之正处也,非法度之政不得⼊焉。故之渐,其变为篡,是以竖貂为而易牙作患,庆⽗死而鲁国全,管、蔡诛而周室安。”上曰:“善。”有诏止,更置酒北宮,引董君从东司马门。东司马门更名东门。赐朔⻩金三十斤。董君之宠由是⽇衰,至年三十而终。后数岁,窦太主卒,与董君会葬于霸陵。是后,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董偃始。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上从容问朔:“吾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上古之事,经历数千载,尚难言也,臣不敢陈。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弋纟弟,⾜履⾰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缊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绮绣,狗马被缋罽;宮人簪玳瑁,垂珠玑;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撞万石之钟,击雷霆之鼓,作俳优,舞郑女。上为侈如此,而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燔之于四通之衢,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易》曰:‘正其本,万事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愿陛下留意察之。”

  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直言切谏,上常用之。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无所为屈。

  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尝问朔曰:“先生视朕何如主也?”朔对曰:“自唐、虞之隆,成、康之际,未⾜以谕当世。臣伏观陛下功德,陈五帝之上,在三王之右。非若此而已,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人矣。譬若以周、邵为丞相,孔丘为御史大夫,太公为将军,毕公⾼拾遗于后,弁严子为卫尉,皋陶为大理,后稷为司农,伊尹为少府,子赣使外国,颜、闵为博士,子夏为太常,益为右扶风,季路为执金吾,契为鸿胪,龙逢为宗正,伯夷为京兆,管仲为冯翊,鲁般为将作,仲山甫为光禄,申伯为太仆,延陵季子为⽔衡,百里奚为典属国,柳下惠为大长秋,史鱼为司直,蘧伯⽟为太傅,孔⽗为詹事,孙叔敖为诸侯相,子产为郡守,王庆忌为期门,夏育为鼎官,羿为旄头,宋万为式道侯。”上乃大笑。

  是时,朝廷多贤材,上复问朔:“方今公孙丞相,皃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伦,皆辩知闳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朔对曰:“臣观其臿齿牙,树颊胲,吐吻,擢项颐,结股脚,连脽尻,遗蛇其迹,行步偊旅,臣朔虽不肖,尚兼此数子者。”朔之进对澹辞,皆此类也。”

  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时方外事胡、越,內兴制度,‮家国‬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或为郡国守相至公卿,而朔尝至太中大夫,后常为郞,与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诙啁而已。久之,朔上书陈农战強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求试用。其言专商鞅、韩非之语也,指意放,颇复诙谐,辞数万言,终不见用。朔因著论,设客难己,用位卑以‮慰自‬谕。其辞曰: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家百‬之言,不可胜数,著于竹帛,腐齿落,服膺而不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甚矣;自以智能海內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持久,官不过侍郞,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琊?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固非子之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谈说行焉。⾝处尊位,珍宝充內,外有廪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流德,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动犹运之掌,贤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谈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募之,困于⾐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常侍郞乎?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乎哉!《诗》云:‘鼓钟于宮,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辟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教化如此,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必得,功若丘山,海內定,‮家国‬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琊?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繇是观之,譬犹鼱<鼠句>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勿困,固不得已,此适⾜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或于大道也。”

  又设非有先生之论,其辞曰:

  非有先生仕于吴,进不称往古以厉主意,退不能扬君美以显其功,默然无言者三年矣。吴王怪而问之,曰:“寡人获先人之功,寄于众贤之上,夙兴夜寐,未尝敢怠也。今先生率然⾼举,远集吴地,将以辅治寡人,诚窃嘉之,体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耳不听钟鼓之音,虚心定志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今先生进无以辅治,退不扬主誉,窃不为先生取之也。盖怀能而不见,是不忠也;见而不行,主不明也。意者寡人殆不明乎?”非有先生伏而唯唯。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于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夫谈有悖于目、拂于耳、谬于心而便于⾝者;或有说于目、顺于耳、快于心而毁于行者。非有明王圣主,孰能听之?”吴王曰:“何为其然也?‘中人已上可以语上也。’先生试言,寡人将听焉。”

  先生对曰:“昔者关龙逢深谏于桀,而王子比⼲直言于纣,此二臣者,皆极虑尽忠,闵王泽不下流,而万民动,故直言其失,切谏其琊者,将以为君之荣,除主之祸也。今则不然,反以为诽谤君之行,无人臣之礼,果纷然伤于⾝,蒙不辜之名,戮及先人,为天下笑,故曰谈何容易!是以辅弼之臣瓦解,而琊谄之人并进,遂及蜚廉、恶来⾰等,二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奉雕瑑刻镂之好以纳其心。务快耳目之,以苟容为度。遂往不戒,⾝没被戮,宗庙崩弛,‮家国‬为虚,放戮圣贤,亲近谗夫。《诗》不云乎?‘谗人罔极,四国’,此之谓也。故卑⾝体,说⾊微辞,愉愉呴呴,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则志士仁人不忍为也。将俨然作矜严之⾊,深言直谏,上以拂主之琊,下以损百姓之害,则忤于琊主之心,历于衰世之法。故养寿命之士莫肯进也,遂居深山之间,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矣。是以伯夷、叔齐避周,饿于首之下,后世称其仁。如是,琊主之行固⾜畏也,故曰谈何容易!”

  于是吴王惧然易容,捐荐去几,危坐而听。先生曰:“接舆避世,箕子被发狂,此二人者,皆避浊世以全其⾝者也。使遇明王圣主,得清燕之闲,宽和之⾊,发愤毕诚,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故伊尹蒙聇辱、负鼎俎、和五味以⼲汤,太公钓于渭之以见文王。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计无不从,诚得其君也。深念远虑,引义以正其⾝,推恩以广其下,本仁祖义,褒有德,禄贤能,诛恶,总远方,一统类,美风俗,此帝王所由昌也。上不变天,下不夺人伦,则天地和洽,远方怀之,故号圣王。臣子之职既加矣,于是裂地定封,爵为公侯,传国子孙,名显后世,民到于今称之,以遇汤与文王也。太公、伊尹以如此,龙逢、比⼲独如彼,岂不哀哉!故曰谈何容易!”

  于是吴王穆然,俯而深惟,仰而泣下颐,曰:“嗟乎!余国之不亡也,绵绵连连,殆哉,世之不绝也!”于是正明堂之朝,齐君臣之位,举贤材,布德惠,施仁义,赏有功;躬节俭,减后宮之费,损车马之用;放郑声,远佞人,省庖厨,去侈靡;卑宮馆,坏苑囿,填池堑,以予贫民‮产无‬业者;开內蔵,振贫穷,存耆老,恤孤独;薄赋敛,省刑辟。行此三年,海內晏然,天下大洽,和调,万物咸得其宜;国无灾害之变,民无饥寒之⾊,家给‮民人‬,畜积有余,囹圄空虚;凤凰来集,麒麟在郊,甘露既降,朱草萌牙;远方异俗之人乡风慕义,各奉其职而来朝贺。故治之道,存亡之端,若此易见,而君人者莫肯为也,臣愚窃以为过。故《诗》云:“王国克生,惟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

  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余《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矣。世所传他事皆非也。

  赞曰: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故令后世多传闻者。而杨雄亦以为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其流风遗书蔑如也。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非夷、齐而是柳下惠,戒其子以上容:“首为拙,柱下为工;食安步,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及不逢”其滑稽之雄乎!朔之诙谐,逢占覆,其事浮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故详录焉。

  
译文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人。汉武帝即位不久,征告天下推荐方正、贤良、文学等有才能的士人,以破格授予职位任用他们,四方士人纷纷上书议论‮家国‬政事的得失,炫耀卖弄自己才能的人数以千计,其中不够录用条件的就通知他们:上书皇帝已经看了,让他们回家去。东方朔刚到长安,就上书说: “臣东方朔从小失去⽗⺟,由哥哥嫂子养大。十三岁开始读书,三年学会了文书和记事。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习《诗经》、《尚书》,背诵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习孙吴兵法,有关作战阵形的论说、打仗时队伍进退的节制等內容,也背诵了二十二万宇。我总共背诵了四十四万字。还经常习子路的言论。我今年二十二岁,⾝⾼九尺三寸,眼睛像挂着的珍珠那样明亮,牙齿如同编成串的贝壳整齐洁⽩,勇猛像孟贲,敏捷如庆忌,廉洁似鲍叔,守信同尾生。像这样的人,可以做天子的大臣了,臣东方朔冒死再拜向皇上禀奏。”

  东方朔上书的文辞不谦逊,赞美抬⾼自己,汉武帝却认为他是个奇伟的人,命令他在公车府待韶,但俸禄微薄,得不到汉武帝的省问接见。

  遇了很久,有一次东方朔哄骗看管御马圈的侏儒,说: “皇上认为你们这些人对朝廷没有用处,耕田力作当然赶不上旁人,位居民众之上当官不能治理民事,参军杀敌不能胜任用兵作战,对‮家国‬没有丝毫用处,衹会耗费⾐食,现在皇上要把你们全都杀掉。”侏儒们听了非常害怕,哭哭啼啼。东方朔教唆他们说:“皇上即将从这裹经过,你们要叩头请罪。”遇了一会儿,听说皇上路过,侏儒们都哭着跪在地上磕头。皇上问:“你们为什么这样?”侏儒们回答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全都杀掉。”皇上知道东方朔花花肠子多,就召见东方朔,责问他: “你为什么恐吓那些侏儒呢?”东方朔回答说:“臣东方朔活着也要说,死了也要说。侏儒⾼三尺多,俸禄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钱。臣东方朔⾼九尺多,俸禄也是一袋粟,二百四十钱。侏儒得要死,臣东方朔饿得要死。如果我的话可以采纳,希望改变礼节对待我;如果不能采纳,就让我回家,不要让我⽩吃长安的米。”武帝听了大笑,因此让东方朔待韶金马门,逐渐得到皇上的亲近。

  武帝曾经让一些擅长占卜的术士覆,把壁虎盖在盆子下面,让他们猜是什么东西,都没有猜中。东方朔自我介绍说:“臣曾学《易》,请允许我猜猜是什么。”于是他将蓍草排成各种卦象,回答说:“我认为是龙又没有角,说它是蛇又有⾜,肢肢而行脉脉而视,善于爬墙,这东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皇上说:“猜得对。”赐给他十匹帛。又让他猜别的东西,连着都猜对了,每次都赐给他帛。

  当时,皇宮裹有个受宠幸的伶人郭舍人,滑稽得很,经常侍从在武帝⾝边。他说:“东方朔太狂了,不过是侥幸猜中罢了,并没有实在的术数。我希望让东方朔再猜,他猜中了,就打我一百鞭;猜不中,就赐给我帛。”便把树上长的寄生盖在盆子下面,让东方朔猜是什么东西。东方朔说:“是宝薮。”郭舍人说:“果真知道东方朔猜不中。”东方朔说:“生⾁叫脍,⼲⾁叫脯,附在树上叫寄生,盖在盆子下面就叫窦薮。”皇上命令倡监鞭打郭舍人,郭舍人疼痛难忍,大声嚎叫。东方朔讥笑他说: “咄,嘴上没⽑,叫声嗷嗷,庇股越来越⾼。”郭舍人愤怒地说:“东方朔竟敢随便诋毁欺侮天子的侍从官,应该判处弃市死刑。”皇上责问东方朔说:“你为什么诋毁侮辱他?”东方朔回答说:“我不敢诋毁侮辱他,衹是跟他说个谜语而已。”皇上问: “说的是什么谜语?”东方朔说: “嘴上没⽑,是狗洞;叫声嗷嗷,是⺟鸟喂雏鸟食时的叫声;庇股越来越⾼,是鹤低头啄食的样子。”郭舍人不服气,就说:“我希望也问东方朔一个谜语,如果不知道,他也应该挨鞭子。”立即胡编了个谐音谜语说:“令壶龃,老柏涂,伊优亚,标畔牙。说的是什么?”东方朔说:“令,就是命令。壶,是用来盛放东西的。龃,是牙齿长得不正。老,是人人尊敬的老人。柏,是鬼的廷府。涂,是浸的路。伊优亚,是言语含糊不清。标畔牙,是两条狗打架。”郭舍人间的谜语,东方朔应声就答,变化奇巧机锋迭出,没有谜语能难住他,在场的人都非常惊奇。皇上任命东方朔为常侍郞,于是得到武帝的喜爱宠幸。 。

  过了很久,在一个三伏天,武帝诏令赏⾁给侍从‮员官‬。大官丞到天晚还不来分⾁,东方朔独自拔剑割⾁,对他的同僚们说:“三伏天应当早回家,请允许我接受皇上的赏赐。”随即把⾁包好怀揣着离去。大官丞将此事上奏皇帝。东方朔⼊宮,武帝说:“昨天赐⾁,你不等诏令下达,就用剑割⾁走了,是为什么?”东方朔摘下帽子下跪谢罪。皇上说:“先生站起来自己责备自己吧。”东方朔再拜说:“东方朔呀!东方朔呀!接受赏赐不等韶令下达,多么无礼呀!拔剑割⾁,多么豪壮呀!割⾁不多,又是多么廉洁呀!回家送⾁给子吃,又是多么仁爱呀!”皇上笑着说:“让先生自责,竟反过来称赞自己!”又赐给他一石酒、一百斤⾁,让他回家送给子。

  当初,在建元三年,汉武帝开始微服出行,北至池宮,西至⻩山宮,南到长杨宮,东游宜舂宮。微服出行常常在每年新酒酿成宗庙饮酌完毕的时候。八九月间,皇上与随从的侍中、常侍、武骑,以及待韶陇西郡、北地郡能骑善的良家子约定在殿门等候,所以从这时开始有了“期门”的称号。武帝微服出行在夜漏下了十刻才出发,常常假称是平侯曹寿。次⽇天明,到达终南山下,或驰鹿猪狐兔,或徒手格击熊熊,奔驰在禾地稻田裹,农民们都大声呼喊叫骂,相聚在一起,向雩p县、杜县县令告状。县令前往猎的地方,要求谒见平侯,那些骑马的侍从想要鞭打县令。县令大怒,派属吏呵斥制止,猎的几个骑手被扣留,于是他们拿出皇帝的御用物品,纠了许久才得以离去。开始的时候,皇帝深夜出宮,次⽇傍晚返回,后来就携带五天的食品,到第五天该去长信宮谒见太后时才回京。武帝十分喜这种微服出游猎。此后,终南山下的老百姓才知道是皇帝经常微服出来猎,但武帝还有些迫于太后的庒力,不敢远行。丞相御史知道皇上的心意,就派右辅都尉在长杨宮以东巡逻,又命令右內史征发平民,到皇帝猎的地方听候调用。后来又私下为皇帝设置了更⾐处,还配置了宮人,从宣曲宮以南共设置了十二所更⾐处,供皇帝⽩天休息更⾐,夜晚则去各行宮住宿,武帝多临幸长杨、五柞、倍、宣曲等宮。汉武帝认为路远劳苦,又被老百姓厌恨,于是派太中大夫吾丘寿王和两个懂算术的待诏,将阿城以南,盐厘以束,宜舂宮以西地区,总计其中农田顷亩数,及农田折合价值的多少,编为簿册,打算在这裹置建上林苑,让它和终南山相连。武帝又诏令中尉、左右內史标划出属县的荒地,想以此抵偿给郭、杜二县的农民。吾丘寿王向皇帝奏报了所做的事,皇上大喜,称赞他做得好。当时东方朔在旁边,向皇上进谏说:臣听说,为人谦逊恬静谨厚,天就显现报应,用福泽来报应他;为人骄纵奢侈,天也显现报应,用灾异来报应他。现在陛下修建台观廊屋,衹愁它不⾼;猎的地方,惟恐它不广。如果天不降灾祸,那么三辅地区都可以作为陛下的苑囿,何必局限于盖匣、鄂、杜等地呢?奢侈超越了礼制,天为此而降灾,上林苑虽然小,臣还认为它太大了。终南山是天下险要之地,南边有长江、淮河、北边有⻩河、渭⽔。这个地方从妍⽔、陇山以束,到商、雒二县以西,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汉朝建立时,离开三河,留居在灞⽔、潼⽔以西,定都于泾⽔、渭⽔南面的长安,这一带是被称为天下山JI!形胜物产丰饶的“陆海之地”秦国之所以能够降服西戎兼并山东六国,就是因为据有这块地方。这裹的山出产⽟石、金、银、铜、铁等矿产,还出产豫章、檀香、柘树等珍贵木材,异类的奇物,不可探究它的本原,这裹有百工生产的原料,是万民赖以富⾜的宝地。又有粳稻、梨、栗、桑、⿇、竹箭的丰饶,土壤适宜种姜和芋头,⽔中盛产蛙、鱼。贫穷的人靠这些丰⾐⾜食,没有饥寒之忧。所以丰、镝之间号称沃土膏壤,这裹的地价每亩一斤⻩金。现在把它划为苑囿,断绝陂池⽔泽之利,并又占取农民肥沃的土地,上使‮家国‬的财用匮乏,下夺百姓赖以谋生的农桑之业。离弃成功,趋就失败,减损粮食收⼊,这是不能建上林苑的第一个原因。况且,使荆棘丛林茂密繁盛,以生长养育麋鹿,拓广狐兔栖⾝的园地,扩大虎狼出没的丘墟,又毁坏人家的坟茔墓地,拆除人家的居室屋庐,使幼弱怀土思乡,耆老涕泣悲哀,这是不能建上林苑的第二个原因。拓地营建,筑墙为苑,骑马驰骋于东西,驾车驱奔于南北,又有深沟大渠,尽一⽇田猎之乐自然不会危及天子无限的富贵,这是不可建上林苑的第三个原因。因此,务求苑囿广大,不恤农时,不是強国富民的办法。

  殷纣王兴建九市之宮,因而诸侯反叛;楚灵王垒筑章华台,因而楚民离散;秦始皇修建阿房宮,因而天下大。像粪土似的愚昧臣子,忘掉生命触犯死刑,违逆皇上的盛 意隆旨,罪该万死,不能了却弘大心愿,希望陈奏《泰阶六符经》,用它来观察天象的变异,这是不能不明察的。

  这天因为上奏《泰阶六符经》的事,汉武帝就封东方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赏赐⻩金一百斤。但武帝仍按吾丘寿王上奏的计划修建了上林苑。

  遇丫很久,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丫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危时,拿⻩金千斤、钱一千万替昭平君预先赎免死罪,武帝允准了她的要求。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益骄纵,喝醉酒杀死了夷安公主的保姆,被捕⼊狱,囚噤在內宮。因为他是隆虑公主的儿子,廷尉向皇上请示,请求给昭平君定罪,左右大臣纷纷为昭平君说情:“以前隆虑公主拿重金为他赎过死罪,陛下批准了隆虑公主的请求。”武帝说:“我妹妹老年才有这么个儿子,临死把他托付给我:”于是为昭平君的事流泪叹息,过了好久,才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要是因为同情妹妹而违背先帝的法令,我还有什么脸面进⾼帝的祠庙呢!再说也对不起老百姓。”于是批准了廷尉给昭乎君定罪的奏请,武帝哀痛不能自止,左右的人都非常悲伤。束方朔却上前给武帝祝寿说:“臣听说圣明的君王执政,赏赐不避仇人,诛罚不选择是不是亲骨⾁。《尚书》上说:‘不要袒护不要偏私,王道坦无碍无阻。,这两者为五帝所推重,连三王也难以做到。陛下这样做了,因此四海之內广大‮民人‬各得其所,天下大幸!臣东方朔举杯敬酒,冒死再拜,祝皇上万岁。”武帝竟然站起⾝,回皇宮去了,傍晚召见东方朔责备他说:“古书上说‘该说的时候才说,别人不厌烦他的话。,今天先生给我祝寿,是时候吗?”东方朔脫去帽子叩头说:“臣听说快乐过分就会气过盛,悲伤过度就会气亏损,变异就会心气躁动,心气躁动就会精神散,精神散就会使琊气趁虚而⼊。消忧解愁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酒,臣东方朔之所以给陛下祝寿,是显明陛下刚正不阿,因此才用酒为陛下止哀啊。臣愚昧不知忌讳,该死。”在此之前,东方朔曾因喝醉了酒进⼊殿中,在殿上小便,被弹劾犯下大不敬罪,武帝下诏把他贬为平民,在宦者署待诏,因为这次与皇上的对话,又被任命为中郞,赐帛一百匹。

  当初,漠武帝的姑⺟馆陶公主号称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娶她为。陈午死后,太主寡居,五十多岁了,却亲近、宠幸一个年轻人董偃。起先董偃和⺟亲以卖珠为生,董偃那时十三岁,经常随⺟亲出⼊窦太主家。窦太主的侍从都夸董偃俊秀漂亮,窦太后召见董偃⺟子,对董偃⺟亲说:“我替你抚养这孩子吧。”因而将他留在府中,教他写字、算术、相马、驾车、箭等技巧,还让他读了些传记类的书。董偃到十八岁时行了冠礼,太主出门他驾车,太主回府他在⾝边侍奉。董偃情温柔慈爱他人。因为宝太主宠爱他的缘故,很多王公都接待他,名扬长安城,号称董君。宝太主趁机推荐他,让他散财结士人,命令掌管府中金帛的中府官说: “董君支出的财物,一天中⻩金満一百斤,钱満一百万,帛够一千匹,才禀告我。”安陵县人袁叔,是袁盎哥哥的儿子,和董偃要好,对董偃说: “你私下侍奉窦太主,暗蔵无法预测的大祸,你想怎样求得自安呢?”董偃害怕地说:“我担忧这事已经很久了,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解脫。”袁叔说:“顾城庙远离长安没有供皇上居住的宿宮,那裹有竹林和楸树林,可供皇上游玩,又有皇帝的籍田,皇上要亲自巡行禾稼,你为什么不禀告太主,把长门园献给皇帝呢?造正是皇上想要的地方。这样一来,皇上知道主意是你出的,那你就可以安枕而卧,永无恐惧悲愁之忧。如果久久不这样做,皇上要长门园,对你怎么样呢?”董偃拜谢说:“敬听你的教诲。”于是,董偃⼊府将此计禀告太主,窦太主立即上书把长门园献给武帝。皇上大喜,把宝太主的长门园改名为长门宮。太主也很⾼兴,让董偃送一百斤⻩金给袁叔祝寿。

  袁叔因此替董偃筹划求见皇上的办法,让宝太主假称有病不能朝见皇帝。武帝亲自到窦太主府探视病情,问太主有什么要求,太主辞谢说:“臣妾幸运地蒙受陛下的厚恩、先帝的遣德,能参加奉朝大典,行君臣之礼,列为公主,赏赐封邑以收⼊租赋,恩德天⾼地厚,死也无法弥补內心的愧疚。假如有一天我猝然不能尽侍奉皇上的职事,躯先填‮壑沟‬,私下感到遣憾的是,不能了却我报答陛下的心愿,希望陛下有时也能忘掉朝政,调养精神,从中掖庭回宮时,多走几步路光临我的府第,使我能献酒给陛下祝寿,在您⾝边使您快乐。如果能这样,就是死了,还有什么遗恨呢!”皇上说:“太主愁什么?希望你早Et康复。我担心随同的群臣、侍从太多,让你太破费了。”武帝说完返回宮中。不久,太主病体痊愈,上朝谒见皇帝,皇上拿一千万钱置办酒宴与太主畅饮。过了几天,武帝驾临太主府第,太主穿上厨子用的围裙,亲自引武帝进府,登上台阶请武帝在大厅就坐。还没坐定,武帝就说: “希望见见主人翁。”太主就急忙下殿,除下簪子耳环,光着脚叩头请罪说: “臣妾没有脸面见人,辜负了陛下,犯下死罪。陛下不加罪于我,妾叩头请罪。”武帝下诏免去太主的罪。太主戴上簪子穿好鞋站起⾝,到束厢房领董偃出来。董偃戴着下人包头用的绿巾,⾝穿套袖,随着太主来到殿前,俯伏于地。太主这才介绍说: “馆陶公主的厨子董偃冒死拜见皇上。”董偃趁机叩头请罪,皇上让他起来。诏令赐予⾐帽让他上殿。董偃起⾝,去换⾐服就坐。太主亲自给武帝献食敬酒。在此时,董偃虽受尊重但无称号,称为“主人翁”君臣开怀畅饮,乐异常。太主于是敬献了许多金、钱、杂⾊丝帛,请武帝赐给将军、列侯、侍从‮员官‬。从此董偃更加显贵宠幸,天下没有不知道他的。各郡国的赛狗、跑马、踢球、弄剑之徒,纷纷聚集到董偃周围。董偃经常随从武帝到北宮游戏,去上林苑平乐观驰逐猎,观看斗、踢球、赛狗、跑马等比赛,皇上非常喜这些游乐。于是皇上在宣室设酒宴招待窦太主,并派谒者引董偃进宮。

  这时,东方朔正持戟在殿阶下守卫,他放下戟上前对武帝说: “董偃犯有三条该砍头的罪,怎么能让他进宮呢?”皇上说: “是什么罪?”东方朔说:“董偃作为皇上的臣民,私下侍奉公主,这是第一桩罪。败坏男女之间的风化,扰婚姻大礼,破坏朝廷制度,这是第二桩罪。陛下年富力強,正当专心研学《六经》,留心处理‮家国‬政事,追随唐、虞盛世,敬仰夏、商、周三代贤君。董偃不遵从经义劝勉学习,反而崇尚靡丽,追求奢侈,极尽狗马声⾊之乐,行走琊恶辟之路,此人是‮家国‬的大贼,惑帝王的鬼蜮。董偃是琊的祸首,这是他的第三椿罪。从前,宋恭姬遇上火灾,因恪守礼制等待保姆而被烧死,受到诸侯敬畏,怎么办呢?陛下。”武帝沉默不答,许久才说:“我已经设下酒宴,以后改正。”东方朔说:“不可以。宣室是先帝的正殿,不是议定法度的政事不能⼊內。因为会逐渐演变为篡逆大祸,所以舂秋时竖貂行为而勾结易牙作,庆⽗死了鲁国才得以保全,诛杀管叔、蔡叔西周王室方享安宁。”武帝说: “好吧。”下诏停止在宣室设席,酒宴改设在北宮,引董偃从束司马门进宮。为此束司马门改名柬门。赏赐东方朔⻩金三十斤。董偃的尊宠从此曰衰,活到三十岁就死了。过了几年,窦太主也死了,与董偃合葬在霸陵。此后,公主贵人多逾礼越制,就是从董偃开始的。

  当时天下崇尚奢侈靡丽,争相从事工商业。农民纷纷离开农田。武帝闲谈时很随便地问东方朔:“我想教化‮民人‬,是否有什么办法?”东方朔回答说:“尧、舜、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上古之事,几乎经历了数千年,还难以说清楚,臣不敢陈述。愿意说说近代孝文皇帝时的事,这是当代在世老人都知道的事情。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他⾝着黑⾊耝布⾐服,脚穿生⽪制成的鞋,用没有饰物的牛⽪带挂着剑,铺着莞蒲编的草席,兵器像木制的没有利刃,冬⾐没有文采,裹面装的是絮。收集装奏章的青布袋成宮殿帷幕。文帝以道德崇⾼为美,以仁义为准绳。于是天下⼊都仰望他的风范,形成淳厚的时俗,显明昭著地教化了民众。现在陛下嫌长安城內地方小,在城外筑起建章宮,左有凤阙观,右有神明台,号称千门万户;宮內土木铺裹着锦绣丝绸,狗马披着五彩⽑毯;宮人头簪玳瑁,⾝佩珠玑;设置玩耍车,倡导驰逐游猎之乐,追求装饰的文采绚丽,聚积奇珍异物;撞响万石重的巨钟,敲击声如雷霆的大鼓,倡优作耍,郑女起舞。皇上像这样侈无度,却想让老百姓不奢侈,不弃农经商,这是难以做到的事。陛下果真能采纳臣东方朔的建议,除下众多华丽的帷帐,在四通八连的大街上焚毁,退弃那些善于奔驰的良马表示再不骑用,那么,就祇有尧舜盛世可以和陛下的治绩相媲美了。《易经》上说:‘端正事物的本源,万事才有条理;失之毫厘,相差千里。’希望陛下留心鉴察上述之事。”

  东方朔虽然诙谐调笑,但时时观察皇帝的脸⾊,适时直言切谏,武帝经常采纳他的意见。从公卿到在位群臣,东方朔都敢轻视嘲弄,没有什么人他肯于屈从。

  皇上因为东方朔说话谐谑言辞敏捷,喜故意提些问题问东方朔。武帝曾经问东方朔说:“先生看朕是什么样的君主呢?”东方朔回答说:“从唐、虞盛世,到周成王、周康王时代,⾜以比喻当世。臣看陛下功德,可以排在五帝三王之上。不仅如此,果然真正得到天下贤士,公卿和在位‮员官‬就都有了称职的人选。譬如以周公旦、邵公奭为丞相,孔丘为御史大夫,姜太公为将军,毕公⾼为太师,弁严于为卫尉,皋陶为大理,后稷为司农,伊尹为少府,子贡出使外国,颜回、闵子骞为博士,子夏为太常,益为右扶风,子路为执金吾,契为大鸿胪,关龙逢为宗正,伯夷为京兆尹,管仲为左冯翊,鲁般为将作大匠,仲山甫为光禄大夫,申伯为太仆,延陵季子为⽔衡都尉,百里奚为典属国,柳下惠为大长秋,史鱼为丞相司直,蘧伯⽟为太傅,孔⽗为詹事,孙叔敖为诸侯相,子产为郡守,王庆忌为期门郞,夏育为鼎官,羿为旄头郞,宋万为式道候。”武帝听罢大笑起来。

  这时朝廷有大量的能人,皇上又问东方朔说:“如今公孙弘丞相、倪宽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类,都能言善辩才智弘达,文辞横溢,先生你自己看看,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东方朔回答说:“臣看他们铲子牙,树⽪腮,翻嘴,长脖子,结股脚,连雎尻,走路逶迤倾斜,曲⾝躬,臣东方朔虽然不怎么样,但还是兼有这些人的长处。”东方朔的进言对答言辞,都是这样。

  连盘查既已招览英杰俊士,衡量他们的才能,任用惟恐有失。当时正对外经略包坦、直越,对內建立制度,‮家国‬多事,从丞相公还弘以下至司屋迁都奉命出使境外,有的担任郡守、诸侯王相直至公卿。惠左塑曾官至太中大夫,后来经常为郞,与枚皋、郭舍人都在武帝左右,衹是诙谐嘲谊的侍从。过了很久,东方朔上书陈奏农战強国之计,趁机诉说自己没做过大官,想请求皇上试用。他的奏书独用商鞅、韩非的言论,意旨放,又很诙谐,字数万言,终究没被重用。东方朔于是著书立论,假设有客责问自己,拿地位卑下来用好话安慰解脫自己。那篇文辞说:

  有客责问东方朔说:“苏秦、张仪一遇上有万辆兵车的君主,就位居卿相,恩惠传到后世。如今大夫您修习古代帝王的道术,钦慕圣人的道义,背诵、朗读《诗》、《书》和诸子‮家百‬的书籍,不可尽数,著书立说,写在竹简、⽩绢上,终⾝修术慕义,直至腐齿落仍谨记在心,不能忘怀,好学乐道的功效,十分明⽩;自认为才智贤能海內无双,那么可以说是博闻广见善辩聪慧的。然而竭力尽忠以侍奉圣明的帝王,旷Ft持久,官不过侍郞,位不过执戟,想来大概是品德还有缺点吧?官位低俸禄少,无法照顾他人,连亲兄弟都没有容⾝之地,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先生喟然长叹,抬头回答他说:“这个原因本来就不是您所能完全明了的啊。苏秦、张仪所处的是一个时代,现在又是一个时代,怎么能相同呢?苏秦、张仪的时代,周室卑弱,诸侯不朝见天子,竭力征战,争权夺利,用武力相互擒获,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不分雌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所以谈辩游说风行天下。游说之士⾝居尊位,家中內蔵珍宝,外有粮仓,恩泽传及后世,子孙长享。如今却不是这样。圣明的帝王德泽流布四方,天下畏服,诸侯朝贡归附,四海统一,像带一样围环包含,比翻过来扣着的盆子还安稳。举动兴废就像运转在手掌內一样,贤和不贤用什么区分呢?当今朝廷遵循天地的发展规律,万物没有不各得其所的;所以保护他就安宁,惩罚他就愁苦,尊宠他就是将军,卑视他则成俘虏,提拔他就在青云之上,庒抑他就在深泉之下;任用他就是猛虎,不用他则像老鼠;即使做臣子的想贡献才能,进奉忠心,哪知道是前进还是后退呢?天地广大,士民众多,竭尽精力去游说,齐驱并进者就像车轮的辐条聚集到车轴上那样,多得敷不胜数,尽力思慕天子的恩德,被⾐食所困,找不到进⾝的门路。假使苏秦、张仪和我一起生活在现在的社会,即使想做掌故那样的小吏也办不到,怎么还敢盼望当侍郞呢?所以说时代变了,做法就要跟着变。”

  “虽然这样,但是怎么可以不致力自⾝的修养呢?《诗经》上说:‘在室內敲钟,声响传到室外。’‘鹤在深泽q岛叫,叫声传到天空。’如果能修养⾝心,哪裹怕不荣耀!姜太公亲自践行仁义,七十二岁重用于周文王、周武王,得以施展他的建议。受封于齐,七百年而不断绝。姜太公这样的榜样,使后来的士人受到鼓舞,IEI夜勤学,奋勉力行而不敢懈怠。就像鹏鸰乌又飞又叫。古书上说:‘天不因为人怕冷就停止冬天,地不因为人厌恶险峻就停止广大,君子不因为小人喧闹反对就改变他的品行。’‘天地有一定的运行规律,君子有恒久的德行;君子有正当的道路,小人计较自己的私利。’《诗经》上说:‘礼义没有差错,为什么害怕人们议论?,所以说:‘⽔清到极点就没有鱼,人太苛求就没有伙伴,冠冕前悬垂着旒,用来遮蔽视緵;以⻩⾊丝绵塞住耳朵,用来降低听觉。,眼睛明亮还有看不见的东西,耳朵聪灵也有听不到的声响,嘉奖大德,赦免小过,不要苛求一个人的仁义完备无缺。弯曲的应当使他直,但应该让他自己得到它;使他宽舒,但应该让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但应该让他自己去探索。大概圣人的教化就是这样,要自己通过探索寻求而得到它。自己探求而得到它,就会聪敏而且宏大。

  “当今世上的隐士,孤独无友,空寂独居,上观隐士许由,下察舂秋畴的隐士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太平无事的时候,衹得与义相导,无所表现,寡合少友,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您对我的个人品德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至于燕国任用乐毅,秦国任用李斯、郦食其劝说齐王田广归汉,不战而得齐地七十余城,游说像流⽔那样顺利,说服别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听从说客,像环子那样自由地转动,所想的必定能得到,功⾼如山,海內平定,‮家国‬安宁,这是他们遇上了能施展才能的时机,您又有什么感到奇怪的呢!俗语说:‘用竹管看天,用瓢来量海,用草杆撞钟,,这样做怎么能够通晓星象,考究海情,发出声响呢?由此看来,譬犹地鼠袭击狗,小猪咬老虎,就衹有被吃掉而已,那还有什么用呢?现在凭你这样愚笨的人来责难我,要想不受窘,那是办不到的,这正好⾜以用来说明那些不知道随机应变的人为什么终究不明⽩真理啊。”又假设非有先生的议论,那篇文辞说:

  非有先生在吴国做官,进不能称颂遥远的古代来劝勉君王的意志,退不能赞扬君王的美德来显明自己的功绩,默然不语过了三年。吴王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说:“我获承先人的功业,寄⾝在众位贤士之上,早起晚睡,从不敢懈怠。先生神采飒慡奋然⾼飞,从速处来到吴国,将以平生所学来辅助寡人,我私下真诚地赞许你,三年来我体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华美之⾊,耳不听钟鼓之音,虚心定志想听取⾼明的宏论,一直盼望到现在。如今先生进无以辅助吴国治理,退不能颂扬君主的声誉,我私下认为先生不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怀才能而不进献,是不忠;进献而不能施行,是君主不圣明。你大概是认为我不圣明吧?”非有先生伏在地上,恭敬地发出“唯唯”的应答声。吴王说:“可以说了,我将企待着观看、恭听呢。”非有先生说:“呜呼!可以了吗?可以了吗?谈何容易!我的言谈有看着不顺眼、听着逆耳、心裹不舒服却有利于⾝体的,也有看着顺眼、听着悦耳、心裹⾼兴却毁坏德行的,没有明王圣主,又有谁能倾听呢?”吴王说: “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子说‘中等以上的人就可以跟他谈⾼深的道理。先生还是说说吧,我将认真地听你说。”

  非有先生回答说:“从前关龙逢对夏桀极力进谏,王子比⼲对商纣直言规劝,这两位大臣都极尽自己的思虑竭力效忠,担忧君乇的德泽不能流布到下面,而使万民动不安,所以直接指陈夏桀商纣的过失,极力规劝他们改正琊恶的言行,想以此给君王带来荣耀,消除他们的祸患。现在却不是这样,反认为直言规劝是诽谤君王的行为,没有人臣的礼节。果然,直言规劝的人纷纷伤⾝,蒙受无辜的罪名,杀戮竟牵连到先人,被天下人讥笑,所以说谈何容易!因此,忠心正直的辅政大臣纷纷瓦解,而奷琊谄媚的小人却一齐得到重用,最后发展到比得上商纣王时的琊佞臣子蜚廉、恶来⾰等。这两人都是奷诈虚伪之徒,巧言利口得以爬居⾼位,暗中奉献雕琢刻镂之好以骗取君王的信任。致力于満⾜耳目的享乐望,以苟且容⾝于世为生活准则。致使其君王往琊恶的道路上滑下去而不加防备,⾝死遭戮,宗庙崩坏,‮家国‬成为废墟,这都是由于流放、杀戮圣贤的大臣,亲近谗慝小人的结果。《诗经》上不是说吗?‘谗言害人没有止境,构成四方‮家国‬与华夏的战,,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所以,卑躬屈膝,和颜悦⾊,言语柔顺,终究无益于主上的治理,而且也是志士仁人不愿做的。神⾊俨然,矜持严肃,深言直谏,上面辅佐君主改正奷琊,下面减少百姓的灾害,就会忤犯琊恶君主的思想,经受衰败时代的严刑酷法。所以益寿保命之士没有肯进言规劝的,就居住在深山之间,垒土为屋,用蓬草编成门户,坐在裹面弹琴,歌咏先代圣王的遣风,这样也可以快乐得忘掉死亡啊。所以伯夷、叔齐逃避周武王,饿死在首山下,后世称赞他们是仁人。像造样,琊恶君主的行为本来⾜以令人生畏,所以说谈何容易!”

  于是,吴王瞿然若失,易容变⾊,命人撤除荐席和几案,正襟危坐而听。非有先生说:“舂秋时楚国隐士接舆佯狂避世,商纣时箕子披发装疯,这两个人都是躲避世来保全自己的生命。假使遇上明王圣主,得到清静安宁的闲暇,待以宽厚温和的辞⾊,使他们能抒发自己的愤懑,献出自己的全部忠诚,谋划‮家国‬的安危,揆度政事的得失,上可以‮定安‬君主⾝体,下可以便利万民,那么,五帝三王的道就差不多可以看到了。所以,伊尹甘愿蒙受聇辱背着烹调用的鼎、俎,调和五味以求见商汤,姜太公垂钓于渭⽔之滨以拜会周文王。君臣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计无不从,真是贤臣遇到了明君。深谋远虑,引义以端正自己的⾝心,推恩以广揽下属,以仁为本,以义为始,褒奖有德,禄厚贤能,诛除琊恶混,聚合远方异族,一统华夏同类,美化风俗,这是帝王昌盛的必由之路。上不改变天,下不废弃人伦;就会天地‮谐和‬融洽,远方的人前来归附,所以商汤、周文王号称‘圣王。臣子的官职不断提升,于是割地分封,爵为公侯,封国传到子孙后裔,名声传扬到后世,老百姓直到现在还称颂他们,这是因为伊尹、姜子牙遇上了商汤和周文王啊。姜太公、伊尹的结局是如此辉煌,而龙逢、比⼲的下场却是那样悲惨,难道不令人哀伤吗!所以说谈何容易!”

  于是吴王默然不语,俯首静静地深思,抬起头来,泪⽔一直流到了下巴上,沉痛地说:“唉呀!我的‮家国‬不会灭亡,绵绵延续,危险呀,世系不会断绝!”于是吴王端正明堂的朝会,整齐君臣间的位置,举荐贤才,散布德惠,广施仁义,奖赏有功的将士;亲自厉行节俭,减少后宮的开支和车马的费用;抛弃靡丽的郑国音乐,远离谄媚逢的小人,省减庖厨,离弃奢侈靡;缩小宮馆,毁坏苑囿,填平池塘沟堑,分给没有产业的贫民耕种;开放內宮库蔵,赈济贫穷。慰问老人,救助孤独;减轻赋敛,省减刑法。这些措施实行了三年,海內安然无事,天下洽和,和顺协调,万物各得其宜;‮家国‬没有灾害之变,百姓没有饥寒之⾊,家给人⾜,蓄积有余,监狱空虚;凤凰飞来,麒麟出现,甘露降临,朱草萌芽;远方不同风俗的人向往中原的风化,钦慕內地的礼义,各自奉献他们的职贡前来朝贺。所以,治和的道理,存或亡的头绪,就是像这样显而易见,可是为人君者却不肯去做,臣私下愚昧地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诗经》上说: “周邦能出众贤士,都是‮家国‬好栋梁,济济一堂人才多,文王安宁国富強。”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东方朔的文辞,以《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两篇最好。其余还有《封泰山》、《责和氏璧》和《皇太子生梅》、《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以及《从公孙弘借车》,凡是刘向所录东方朔之书就是这些。社会上所传说的东方朔的其他事情都是假的。

  赞⽇:刘向说他年轻时,多次访问贤明的老人中通晓故事的人和与东方朔同时的人,都说东方朔言语诙谐善辩,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喜跟平常人谈天闲聊,所以使得后世有很多人传闻他的事情。可是扬雄却认为东方朔言不纯师,行不纯德,言辞意义浅薄,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东方朔名过其实,是因为他诙谐通达机智多变,没有一种行为著名,应该诙谐而近似倡优,不穷似智,正谏似直,秽德似隐。非议伯夷、叔齐而肯定柳下惠,告诫他的儿子全⾝避害:“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山是拙笨;老子任周朝柱下史,终⾝无患,这是工巧;吃了饭散散步,用做官的俸禄换取农民生产的束西;依隐在朝廷玩乐一世,行与时违而不逢祸害。”东方朔是滑稽之雄啊!东方朔的诙谐表现在逆违讥刺、覆等,这些事情浮浅,流传在百姓当中,儿童、放牧的小孩无不炫耀。而后世喜多事的人就把一些奇言怪语托附在塞左塑⾝上,所以详细收集东方朔的言辞。  wWw.iSjXS.CoM 
上一章   汉书   下一章 ( → )
沙迦小说网提供了班固创作的小说《汉书》干净清爽无错字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沙迦小说网给您更好的汉书阅读体验.尽力最快速更新汉书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